NanoGuardian公司打算在药片上印刷纳米尺寸的信息从而可以追踪它们的来源
(图片来源:Flickr/ah zut)
制药业希望利用“智能”技术与假药作斗争。
假药占了发展中国家药品市场的至多30%,这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假的脑膜炎疫苗导致了1995年尼日利亚2500位儿童的死亡。1998年,在孟加拉国、海地和尼日利亚,大约400人因为服用含有壁纸剥落剂中的一种溶剂的扑热息痛而死亡。
由于从工厂到药店的供应链当中,药品常常被重新包装,很容易用真的包装销售假药,甚至复制包装。
美国一家纳米技术公司NanoGuardian的Dean Hart说,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确保包装内的药物真实的方法。他的公司正打算在药片上印刷纳米尺寸的信息,从而可以鉴别它们的真伪并追踪来源。这种技术最初是为了科研而研发的,目的是让细胞附着在微小的测试井中。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纳米医学工程师Stefaan De Smedt正在开发一种可食用的聚合物纤维,它可以用于以荧光条码的形式标记药片。“你可通过一台简易显微镜很容易地看到白色条纹图案。”De Smedt说。他还说,这让它“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
而葡萄牙里斯本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Marta Lopes正在研究一种使用药物反射的近红外光的方法——这可以让人们检测“缺乏活性成分或者存在有害成分”的药物。
但是这些科研人员承认,假药仿制这些技术只是时间问题。“每一种防伪技术最终都被伪造。”Smedt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