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学术协会 发布时间:2010-11-11 17:55:31
选择字号:
2010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
 
10月29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河南省举行了2010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对在我国植物保护研究领域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个项目获201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类一等奖、“农业害虫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技术推广类一等奖;“农药登记药效试验标准化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等7个项目获201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类二等奖、“吉林省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开发与推广”等2个项目为技术推广类二等奖;“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等13个项目为201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类三等奖、“小麦土传病害灾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4个项目为技术推广类三等奖;授予无公害蔬菜栽培实战丛书(图说棚室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3个项目为2010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普类成果奖。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河南佳多科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于2007年7月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我国植物保护行业唯一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设立以来,已经开展了三届评审表彰活动,先后有78项成果获得表彰奖励,整个评审过程一律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执行,所有参与评奖项目不收取任何评审费。受到了全国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充分调动全国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经过三年评审工作的实践,为进一步做好奖励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奖的评审质量,2010年7月,经报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完善和修订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以及完成了植保奖的延续申请工作。新的《奖励办法》将原试行的“每年评审、奖励一次”修改为每两年评审、奖励一次,并逢偶数年评审;增加了奖励项目数量,总奖励数量由原来的35项调整到38项;奖励范围修改为科学研究类成果、技术推广类成果、科普类成果等三类成果奖,同时对评审标准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奖励申报条件由原来的“已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或经科技部登记的其他行业奖的成果,不得再申报中国植保学会科技奖”改为“已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或正在向国家申报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再申报中国植保学会科技奖”;增设了初审结果得分高的申报项目参加会议现场答辩,使评委能进一步全面地了解申报项目的进展情况。
 
2010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授奖等级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一等奖
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个)
陈万权、徐世昌、金社林、蒲崇建、赵中华、周祥椿、宋建荣、吴立人、姜玉英、曹世勤、张秋萍、刘太国、张耀辉、段霞瑜(14人)
一等奖
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研究与应用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个)
柏连阳、周小毛、刘承兰、陈桂华、王义成、胡利锋、邬腊梅(7人)
一等奖
作物多样性生态控病技术及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昭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研究所(6个)
朱有勇、王云月、何霞红、李成云、陈万权、王平华、王海宁、彭化贤、袁  洁、赵高慧、李  炎、吴叔康、刘友林、杨  静、周惠萍
(15人)
二等奖
农药登记药效试验标准化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张文君、刘  学、张宏军、吴新平、陶岭梅、稽莉莉、朱春雨、张  薇、张  佳、刘  亮(10人)
二等奖
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手性农药对映体分析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大学
周志强、王  鹏、刘东晖、刁金玲(5人)
二等奖
香蕉枯萎病菌快速检测与病害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保植检站,海南省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6个)
黄俊生、王振中、陈福如、王国芬、黄华平、杨腊英、彭 军、李云锋、任小平、董章勇(10人)
二等奖
进境重要农林产品关键检疫技术研究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安榆林、吴翠萍、杨晓军、徐  梅、伏建国、粟  寒、李  彬、朱宏斌、钱  路、廖太林(10人)
二等奖
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热处理检疫监管和标识管理信息系统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1个)
李一农、谢月华、李芳荣、陈枝楠、龙  海、郑  耘、王  伍、娄定风、李秋枫、刘新娇(10人)
二等奖
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曹坳程、何  兰、王秋霞、郭美霞、欧阳华、钱益新、田  宇、袁会珠、芮昌辉、杨代斌(10个)
二等奖
绿僵菌生物农药生产技术与产品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向群、高  松、王广君、苏红田、张泽华、包  祥、石岩生、张刚应、穆  晨、倪亦非(10人)
三等奖
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市七十六中学、河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河北廊坊职业技术学院(5个)
王忠跃、雷志强、杨春仙、李  民、杨丽丽、耿学刚、张亚莉(7个)
三等奖
鸭梨、杂交水稻种子、马铃薯进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4个)
陈洪俊、严  进、陈白莙、葛建军、段胜男、朱水芳、李明福(7人)
三等奖
青海省主栽中藏药材大黄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张登峰、李松龄、辛存岳、咸文荣、蔡晓剑、魏有海、邱学林(7人)
三等奖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2个)
刘波微、张  梅、席亚东、赵  霞、鲁  昕、夏先全、徐  翔(7人)
三等奖
农作物风险性病虫害预警技术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金晓华、马占鸿、谢爱婷、王明红、杨建国、李  勇、国立耘(7人)
三等奖
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和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与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永宁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永宁县设施园艺研究所、银川市小任果业有限公司(5个)
马占鸿、顾沛雯、王海光、迟永伟、任爱民、苏宁国、贺达汉(7人)
三等奖
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与防控技术研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四川省成都市植保植检站(3个)
卢代华、汪世元、张晋康、谢英俊、袁  鸣、刘如东、汤志良(7人)
三等奖
宁波地区伞滑刃属线虫调查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顾建锋、郑  炜、陈先锋、张建成、张慧丽、徐  瑛、崔俊霞(7人)
三等奖
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甘肃农业大学、平凉市植保植检站、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武威市植保植检站、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5个)
刘长仲、王森山、严  林、王新俊、王  宁、李晓仁、张建文(7人)
三等奖
主要水果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害虫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萧县植保站、砀山县植保站(4个)
邹运鼎、毕守东、黄保宏、周夏芝、刘  丽、耿继光、王向阳(7人)
三等奖
应用扫描电镜与PCR技术快速鉴定菟丝子属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个)
黄可辉、郭琼霞、朱水芳、林石明、黄 振、沈建国、庄  蓉 (7人)
三等奖
球根花卉病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王  健、陶树春、魏  瑛、李锦龙、魏周玉、贾秀芬、庄  健(7人)
三等奖
河北省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董金皋、王贺军、张金林、王睿文、刘颖超、袁文龙、庞民好(7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