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2010年确定为“教育改革年”,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将“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意见和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据新华社)。
谈到高校分类指导,笔者想起了前不久热议的两件事。年前,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辑:结构报告网络版》官方网站发表社论,公布了以中国井冈山大学两位讲师为责任人,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随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04年~2009年这5年间,黑龙江大学教授高山在《晶体学报》系列期刊上发表了279篇文章,在该刊发表文章的中国科研人员中首屈一指。这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表这么多文章就是想引起学术界讨论。我有话想说,为什么我走这种极端的方式,因为我是小人物,写文章也不会有人重视,现在这种方式肯定有人关注。我们要反对的就是这些。”
5年间发表279篇论文的高山自称为“小人物”,他“要反对的”应该是论文至上的论文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在研究型大学较为普遍,但在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院校,这种评价体系与大学的核心职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
地方院校是相对于中央直属大学而言的,指由各省市政府管理的大学,包括省级政府管理的大学和地市级政府管理的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地方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是知识传播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
按照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元定位,地方院校职能的优先顺序应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地方院校虽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承担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但地位、财富、资源和三者的结合确保了中央部委直属大学的中心地位,地方院校在优质生源选拔、科研经费获取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知识创新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位置。因而,按照中央直属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和评价标准来衡量地方院校,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问题。
事实上,地方院校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发展环境,使一些学校形成了特定领域的学科优势,如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史研究、黑龙江大学的俄语学科等,这些优势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也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评价体系所能促成的;但如果把这种单一学科的优势推广到多数学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粗放式的人才培养、批量化低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疏离。
地方院校有两种可能的创新发展方向——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前者以科学研究和智力资本产出为主要目标,后者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升格为研究型大学仅是地方院校的美好愿望,井冈山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事例说明,大多数地方院校在迈向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阻力重重。因而,建成“创业型大学”不失为大多数地方院校发展战略的可行选择。
作为“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结构一部分而出现的“创业型大学”,是在大学将教学、科研与知识资本化和区域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而产生的。对特定区域而言,当资源潜力、地域特色、产业基础等传统要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之后,各区域新一轮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资源的投入和新兴支柱性科技产业的形成,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地方院校和区域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深入合作——地方院校要为区域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创业人才,科研重点应聚焦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领域,并为区域发展主动地献策献智,同时,区域政府要为地方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实质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区域性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地方院校提供了诸多机会。笔者注意到,福州大学敏锐地捕捉到了地方院校的发展趋势和海西经济区发展需求,确立了创办“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的办学思路,并紧紧围绕“创业型大学内涵”、“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政策和措施”三个主题,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适合创业型大学需要的价值观和实践观。
但反面的例子依然不少。以广东为例,《广东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地处该省的中央直属高校有4所,在校学生总计82166人,地方属院校104所,在校学生总计1134224人。而广东教育厅公布的2005~2009年地处该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有37项来自中央直属大学,仅有8项来自地方院校。显然,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该省地方院校尽管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这片创业的沃土上,地方院校在成果转化、创新驱动、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意见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面对频发的学术造假事件,面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面对涌现在城市边缘“蜗居”的“蚁族”,我们的高等教育确实应作出快速反应。对一些地方院校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按照“创业型大学”的理念,重新确定学科发展战略和学术服务内容,重新设计人才激励制度和学术评价体系,加强与区域发展的互动,着力培育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环境,着力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观念、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创业机会、创业平台——这是众多学子所期待的,也应是挣扎在科研道路上的教师们所赞同的,更是符合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原则的。
《科学时报》 (2010-1-2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