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5-31 21:31:51
研究证实云南栽培“黄莺”安全可控
 
近日,应农业部和云南省农业厅的邀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专家杨志云和博士研究生湛青青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召开的“黄莺”研讨会。杨志云在会上做了题为“云南栽培‘黄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从细胞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种子萌发等方面对云南栽培“黄莺”与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比较。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虽然云南栽培“黄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很相似,但“黄莺”为2倍体(2n=2x=18),而在我国东部地区蔓延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6倍体(2n=6x=54),多倍体一般比2倍体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入侵能力。在DNA方面,虽然“黄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ITS序列只有2个碱基的差异,但叶绿体atpB-rbcL和trnL-F序列的差异较大,分别为5个和15个碱基的差异。在相同条件下,“黄莺”种子只有2%的萌发率,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5%。研究初步证实了云南栽培的“黄莺”安全可控,但专家同时建议,由于“黄莺”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有潜在的逸为野生而造成生态灾难的可能性,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该植物的监控。
 
基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研究的结论,本次会议经讨论,形成了如下共识:
 
1、“黄莺”属加拿大一枝黄花属植物,但通过多年的栽培观察,结合细胞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认为:“黄莺”目前并没有出现逸为野生的现象,因其在云南花卉市场中有一定地位,应加以保护。
 
2、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全国各地已发现逸为野生,成为恶性杂草,应加以铲除。
 
3、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黄莺”在形态上难以区分,应尽快启动项目来对“黄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黄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品种鉴定方面的研究,使普通种植“黄莺”的农户能清楚的从外形上分辨“黄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于“黄莺”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是否会逸生为野生,成为恶性杂草,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
 
据悉,“黄莺”自1997年引入云南做花卉栽培以来,其观赏价值得到了认可,已有较大规模的栽培面积,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产品销往很多省份,但因其形态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非常相似,被当作加拿大一枝黄花而遭到了抵制。2006年,在云南省农业厅的资助下,龚洵研究组对云南栽培“黄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研究结果为云南“黄莺”的栽培与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