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央提出瞄准农村扩大内需已不是昨天的事情了,但金融危机的到来使这一提法和各方为之所作的努力达到了空前程度。为了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尽快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几乎是一夜之间,全社会都在讲如何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农村地区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点目标之一。于是乎,早在金融危机前就开展的“送家电下乡”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不顾农村的现实情况,在没有自来水、用电还不正常的情况下,就将冰箱和洗衣机之类的家电送下乡去。这也就难免出现“将洗衣机当米缸”之类的报道。从短期来说,这种短、频、快的方式效果明显,但这种扩大和刺激消费的效应并不能持续,更谈不上什么“溢出”效应。根本的问题还要从农村所面临的现实经济困境说起。如果农民的收入不能增加,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负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不减少,就很难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子女教育对农村居民来说算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虽然国家近年来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孩子可以在不用交学杂费的条件下免费完成义务教育。但是,如果继续高中学习或者上大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最近收集了世界上29个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公立普通高中年生均学费的数据,与中国的数据作了一个比较。这30个国家中,有23个国家(77%)的公立普通高中不收学费。在公立普通高中阶段收学费的7个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普通高中的年生均学费最高,达167美元(合人民币1139元),远远高于第二位的墨西哥(100美元),其余5个国家公立普通高中的年生均学费只有10~50美元。以我们2007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对照,一个农村学生上一年高中的学费是普通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而对于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来说,三年高中的总学费一项估计要占人均纯收入的15倍。除了教育投资储备,农村家庭消费高档品的财力空间就不多了。
除了教育,农村医疗支出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2008年农户调研的资料显示,被访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中有60%说在过去一年得过病,其中19%的人应该入院治疗,但只有9%的人住院了。而这些人一旦住院,其平均支出就超过5500元/人,能从新农合报销的比例平均不到15%,大部分是靠农户自己的积蓄或举债支付。对农村人来说,“攒钱防病”的欲望远远比消费的激情高。
除此之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依然是以个人解决为主。无论是从覆盖面还是从保障强度来说,近年来刚刚开始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试想,在如此多现实和未来必需的消费保障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如何能被刺激?因此,笔者认为,要扩大内需、促进农村消费并做到可持续,政府必须首先解决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扩大义务教育至高中阶段,继续改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
《科学时报》 (2009-3-1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