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说,这个星期一开始,深圳市正式启动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认定工作。经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按不同层级,分别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住房优惠、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及子女入学、学术研修资助以及相关医疗保健优惠等等。最羡煞我等无房户的,是户口和工作都在深圳的两院院士,买房可获200万元补贴。
可以想见当地政府的良苦用心和远见,无论如何,甘下血本投资人才和知识,总是令人欣慰的进步。但我在想象他们可能收获的种种回报和现实美誉的同时,不免有些许的忧虑。
让堪称学界圭臬的院士时常面对生活的窘迫,总是一个文明社会不太体面的图景。所以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当无可厚非。但是如今,我们的一些院士时常为这样的“体面”生活所累,很多人居有其屋,行有其车,项目缠身。他们缺少的也许不是200万元的购房补贴,而是一份安静的心情,一个清静的环境,一种创新的激情。好让他们功成名就之后更能实至名归。那么,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妨问一问院士——这些享受政策的主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动辄就搞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
以诸如“院士”这样的头衔来评判人才,并作为获取种种好处的标准,也难免会在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有了“院士”头衔就有了一切,而不是有了科研成就才有一切。进而会在学界造成这样一种误导:一些热衷名利的人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运作“院士”头衔上,而不是奋力钻研出成果上。尤其在院士评选广受诟病、科技界浮躁盛行的时下,这种误导更加值得警惕。
虽然能得院士者,基本上都可称学界的佼佼者,但并非所有佼佼者都有幸戴上“院士”的桂冠。与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院士相比,那些默默战斗在一线、创新活力旺盛的科技工作者才更需要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激励。可惜,往往在他们期待雪中送炭的时候,有人扛着绣针从他们身边飘然而过,直奔锦缎而去。
我们对科学家的支持,能不能看淡一点头衔,看重一点贡献,以创新能力和成就作为标准。现如今不只深圳有钱,各地对科学家的奖励花样百出,以致每年院士增选之后,院士管理机构总是惴惴地发信呼吁各界,不要给院士不适当的物质奖励。这与多年前的“臭老九”地位相比,自然是天翻地覆的进步。但是进步了,我们还要认真思考:科学和科学家的价值和地位到底如何体现。
科学和科学家的价值和地位不能“唯名头化”、简单的货币化,真正有远见的政府是善投潜力股的,而不是毫无风险的绩优股。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