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叶艳玲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4-8 14:29:17
沈国舫院士:搞学问的人要重视科技名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照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第一版林学名词审定时,沈国舫院士是主要参与者,对于名词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沈院士笑称,在他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公室里,科技名词的书籍占了一整格书柜。
 
名词意义不完整影响学科发展
 
作为第一版林学名词审定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沈院士做了大量工作,“造林学”和“森林培育学”就是当时名词审定的成果。“森林培育学”这个概念刚出来时,大家还不太理解,于是沈院士就写了《从“造林学”到“森林培育学”》一文做进一步阐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普及,森林培育学在社会上逐渐得到认可,并被教育部定为二级学科。
 
谈起自己为之倾注多年心血的学科,沈院士眼里透着热切的光芒。“森林培育是个完整的过程:过去讲造林就是把树种活,树种活了任务就算完成;而森林培育则是从树林诞生到成熟直至死亡或采伐。此外,森林培育涉及自然和人工的结合,封山育林、自然恢复都是其内涵的一部分。过去的育林工作过分依赖人工而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现在纠正了这个概念,让大家对森林培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有益于学科本身的发展。”
 
生态不是“建设”出来的
 
前几年,“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在沈国舫、钱正英、刘昌明几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讨论并提出意见。
 
回忆起2005年的那次讨论,沈院士说:“实际上,‘生态’本来就有,不是‘建设’出来的,应该与‘演变’、‘保存’和‘保护’等词配合使用。国内学术界也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那时我正与钱正英同志合作研究水资源战略问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感到这个提法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倾向于认为,虽然它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是在我国很多场合甚至政府文件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希望通过大家的讨论约定俗成,规范它的含义。”
 
沈院士注意到:“虽然那次讨论当时并没有最后的定论,但从那以后,无论在报刊上还是中央文件里,‘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少见了。虽然‘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分开了,但‘生态环境’用的还不少,因为大家习惯了,要扭转过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注意新名词与老词新义
 
做了20多年的名词工作,沈院士对于名词审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谈到名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他举了荒漠化和沙化的例子。“‘荒漠化’以风蚀为主,也包括水蚀和盐碱,含义更广泛一些,但风沙的问题与生活联系更密切,于是在谈具体问题时,我们倾向于用‘沙化’。沙化和荒漠化本不是一个概念,也不应该互相替代,今后还会遇到很多类似问题。当新名词出现时,我们可以选择用一个,也可以几个名词同时使用,但一定要把它们的概念搞清楚。”
 
沈院士还谈到了“老词新义”的问题。“很多老名词在新情况下产生了新含义,例如‘水土保持’是个老名词,涉及水和土壤侵蚀的关系。按照过去的理解,水土流失是由于水的长期作用而造成的土壤侵蚀,单纯是水的问题;而现在,有人认为水土流失的原因还包括以风为动力引起的土壤侵蚀。这种认识是否合适,需要有个规范的共识。”
 
名词不规范就无法与国际接轨
 
如何规范名词用法,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呢?沈院士说:“一方面,由于我们自己的名词和概念不规范造成国内外难以沟通,比如刚才提到的‘生态环境建设’,说明了加强科技名词审定和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创造了名词,需要国际上来理解。比如‘小康’这个词,国际上本来没有,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创造出来并赋予其内容。”
 
沈院士深刻地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话题,现在国外的文献里吸收了很多中国的东西。中国的事情有些要用中国的名词来解释,这就需要国际上的理解和接受,但前提是我们自己要统一使用规范名词,否则就无法与国际接轨。”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沈国舫院士始终流露出对名词工作的热爱和重视。他说:“搞学问的人离不开科技名词,应该重视科技名词。是否知道科技名词的确切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