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从曝光到真相大白,仅仅用了5天时间。“陕西野生华南虎”事件,由民间质疑到官方缄默,距离真相一步之遥,但我们已经等待了快半年。
实际上,两个事件的反差,不只时间一项。陕西省林业厅与湖南省林业厅对待“华南虎”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意反映,都迥然不同。对两个事件进行回顾和比较,并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非常有必要。
先说湖南,从《人民日报》3月25日的报道来看,湖南省林业厅之所以能迅速查明真相,就在于得到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公共调查程序,自20日至23日,湖南省林业厅组织野生动植物专家工作组两次实地调查,从拍摄点、拍摄对象、动物痕迹、动物衍生物、动物行为、猎物来源、动物特征等方面开展调查与核查工作。
林业厅还借助GPS定位(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对现场及周边地区潜在栖息地进行了考察评估。经过实地考察,录像当中的疑点很快便暴露出来。“我们到现场后,按照记者所说的位置,根本拍摄不到那个画面,模拟几次都不行。”
可以说,“平江虎事件”的水落石出,是因为湖南省林业厅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没有急于对事件性质表态,更没有以该事件获取某种现实利益的功利化心态,以政府应有的公共管理精神,对事件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得以步步逼近谜团核心,最终还民众以事实公道。如一位专家所言,“只要认真,哪有查不出来的。”“湖南及时处理此次事件是对公众一个交代,是政府部门科学、务实、理性的作为”。
反观“陕西周老虎”事件,2007年10月3日陕西镇坪县农民周正龙称拍摄到华南虎照片。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现场会,宣称“发现华南虎”。这之间,林业厅主要的鉴定工作,已被多方事实证明存在敷衍塞责、草草结案的问题,比如一些参与鉴定的专家根本就不是研究华南虎问题的;而且,林业厅抢功心切,违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消息,已被责令向公众道歉。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虎照本身饱受质疑,但至今,二次鉴定无法推进,陕西林业厅置汹涌的民意于不顾,真相调查离“最后一公里”戛然而止,令政府公信力不断损毁。
通过事实对比,不难发现,在两起“老虎事件”中,相关政府部门是尽心调查核实,为民负责;还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答案一目了然。而不同的调查结果,带来不同的民意反映,也在情理之中——政府部门尊重民意,以科学、中立、诚恳的态度树立公信力,民众就会还之以普遍的信任,以政府诚信为基础,把诚信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反之亦然。
从“周老虎”到“平江虎”,后一起事件的真相还原如此迅速,其中一个因素必然存在,即湖南省有关部门认识到了陕西林业厅诚信失范带来的被动后果,吸取了前者的教训,得以亡羊补牢。之前媒体以及网民对有关部门在“周老虎”处理事件中的批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必须吸取的教训,这也是一个政府诚信与民意互动的发展过程。
当然,这种认识不能靠官员自觉,不能靠网友和舆论的费力鞭策,而是需要法治化,需要制度约束。要建立具有普适性与强制性的信用规则,对于那些利用权力资源滥用政府信用的人,有相应的失信约束与惩罚机制予以应对。毕竟,还有大量的“华南虎”、假照片,至今没有真相。
(毕舸 广东 媒体从业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