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显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8-3-25 10:14:25
中华文化标志城事件:令人惋惜的院士自我掉价
 
人都以为文化是个好东西。最起码我们知道说一个人“有文化”是夸,“没文化”是贬。所以有大志者想把中华文化“圈养”起来,要建个中华文化标志城——够有文化吧!可大家不干了,堂堂中华文化你一座小“城”如何“标志”得了!这边厢争吵未休,那边厢孔孟先生家乡的父母官拍板了:你吵你的,我建我的。
 
人家拍得理直气壮。当地的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讲了,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经世创举,是传承和延续中华文明的千秋伟业……”倘若谁反对兴建这“城”,言下之意就是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拒绝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谁担得起这历史罪名?!况且早在七八年前,就有69位院士联名倡议了。
 
只可惜的是,一些院士意志不够坚定。面对近来的反对之声和当地数百亿元的规划,他们有所“动摇”,甚至不愿承认自己当初在倡议书上签过字。有的院士开始打哈哈:如果有,恐怕不是签名,是盲从吧。也有院士恨不能当初:如果当时签了也就签了,反正以后不会再签名了,最好把原来的名字也抹掉。
 
这怎么可能呢?我想这些院士先生大约是低估了自己名衔的分量,虽然他们既非搞古文化研究,也未必精于历史,但是“院士”这两个字足以让未必懂文化却对政绩充满欲望的某些领导如获至宝。他感激于你的盲从,更不会让你轻易抹去。也许正因了这张纸,才使他们后来获得一系列信任:领导调研、专家立项。他们一定还会时不时抬出签满院士名号的这张纸,抵御外界的质疑,尽管在真正“文化人”的眼里那是一张多么不堪一击的“盾”。
 
因为这年头尽管真正搞文化的人依旧清贫,真正的文化遗产依旧凄风苦雨,但“文化”的附加值高得跟摩天大楼一样,况且建成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的“千秋伟业”是多么大的一个政绩!经济利益和政绩冲动的诱导,一个个诸如“炎黄二帝巨像”、“华夏第一祖龙”、“洪洞寻根祭祖大典”、“重建圆明园”……次第而生,尽管有的已经夭折,有的正在争议中彷徨,但前赴后继者生生不息。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安家瑶紧急写出提案,“强烈呼吁国务院发改委组织专家再做科学论证。”百名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上签名。她语出惊人:“我是山东人,我热爱山东。”但她明确反对耗巨资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打着“中华”名号的新城,为当地经济利益而人为破坏传统文化的历史环境。
 
文化标志是在漫长岁月中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而非人为树立、权威生造可以成事。但是我们似乎从来都在为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所苦恼:以“文化”的名义肆无忌惮地辱没传统文化的人,居然能拥有掌声!最遗憾的是,鼓掌者不乏令人景仰的院士。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