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理学者谈暴风雪中的心理应对 |
——访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时勘教授 |
连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雨雪冰冻灾情是一个危机突发事件,那么,社会各界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这一挑战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时勘教授。
政府、媒体要通力合作
增强民众信念
《科学时报》:目前正值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上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情,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等14省份7786万多人受灾,广州、长沙等地旅客滞留严重。作为我国SARS等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方面的心理学专家,你对于政府和民众应对这次突发事件有何预测和评价?
时勘:这次我国南方14省出现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确实是多年来罕见的一次重大灾害事件。但是,经过1998年的抗洪和2003年的非典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应对危机突发事件的经验,国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使我们能够调动全国的力量迎战暴风雪。加之今年是奥运年,已经启动了在6个承办城市的奥运安全管理应急系统,我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来应对和化解这次突发事件,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程度。
《科学时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你对各地政府、各有关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应对这一危机事件有什么建议?
时勘:在这个困难时期,提高广大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和战胜灾害的信心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把灾害的真实信息,特别是抗击灾情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及时告诉大家,这特别有助于提高大家的信心。此外,进行抗击雨雪冰冻灾情的宣传教育不要忽视了灾害较轻甚至没有暴风雪发生的地区,根据我们在SARS期间的调查研究结果,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受灾程度轻的地区的民众,对灾害信息熟悉程度差,产生的恐惧程度更大。此外,在灾害产生的中心地区,由于恶性情境的反复刺激,人们的抑郁状态更可能导致心理麻木、自救意识薄弱,一旦灾情加剧,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建议各地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自救手册等形式,在加强物质救助的同时,强化救灾的正面宣传,像中央电视台《迎战暴风雪》这样的新节目一样,及时进行正面信息的传播,增强广大民众抗击暴风雪的信心。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调动全社会力量战胜灾害也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时报》:新闻媒体在迎战灾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各类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灾情展开了滚动式报道,这些报道是否有助于坚定人们战胜这一雨雪冰冻灾情的信念?
时勘:当然是。新闻媒体应该使抗击灾情的信息及时透明、畅通无阻,并推动地区间的互助、经验借鉴,还能监督灾区社会状态,激发民众抗灾的信心。
我认为,在危机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更要注意到,自身的功能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还能有效巩固或者改变人们的信念和态度。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信息,如果我们强调的侧面不一样,其宣传效果截然不同。在重大危机事件中,民众对于复性、消极的信息会表现得特别敏感。比如一个医疗队在抢救10个病人时,强调“救活了7人”或“不幸死亡了3人”,在民众中的心理反应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新闻记者还要强调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开展宣传的侧重面,在此次抗击暴风雪的新闻报道中,要更加强调正面报道的作用。此外,民众在抗击灾害结果的归因方面,一般存在这样的规律:当一件事情失败之后,人们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环境条件不好;反之,当一件事情成功之后,人们容易把成功原因归于自己的努力。我相信,《科学时报》作为一份专业性的全国性媒体,一定能在这次抗击雨雪冰冻灾情的过程中,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在返家路上的人们要强化心理弹力
《科学时报》:据报道,目前广州地区各大火车站滞留旅客总数已超过50万人,京珠高速湖南段4万人滞留。武汉、合肥等地也有大批旅客滞留。在你看来,这些滞留在返家路上的人们,如何从心理上适应这一突发的天气事件?
时勘:在心理学中经常会讲到一个概念,就是抗逆力或者心理弹性(Resilience),它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要具有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显然,暴风雪是一个突发的复杂事件,正在返家路上的人出现紧张、恐惧、沮丧等情绪是正常的。
但在这个关键时期,滞留旅客自身的心理弹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未来两三天天气会进一步恶化,这对已滞留多日的人们无疑是更大的挑战。滞留旅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的心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调度。滞留在京珠高速公路的司机,要及时收听当地的疏散消息和路况信息,缓解紧张情绪;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要相互帮助,要避让涌动的人群;如果出现恶心、眩晕、心慌的感觉,要积极寻求周围人员的救助;要避免产生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如吵闹、喊叫甚至攻击行为等。面对五十年上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情,旅客们要相信自己能战胜这一困难,也要相信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
《科学时报》:有报道说,预计今年将有23.7亿人次的人口完成一次“大流动”。现在有人建议,今年可以不回家过年。你觉得有道理吗?
时勘:目前,在各地车站滞留了几十万名准备回家过年的旅客,大部分是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在外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后,能够在除夕之夜和家人团聚。更为重要的是,“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有特殊的意义。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在中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我对此非常理解。但是我认为,目前遭遇了特大的雨雪冰冻灾情,对于“过年回家”这个传统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目前,对旅途中的人们,首要问题是提供生理、安全方面的援助,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吃住和安全需要。对于那些暂时还没有买到票的人,今年不妨在工作地过一个春节,或者把回家时间推迟到春节期间。
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宁可千辛万苦也要回家过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城乡人口交汇,劳动力季节性迁徙带动城市化,“过年回家”可能有加速趋势。但是,经历暴风雪这种自然灾害的冲击,也会引发人们对于城市化表象背后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深思,甚至会引发民众对于某些不适应现代城市化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我相信春节回家过年的传统价值观也会经受变革的考验。
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要注意防止过度疲劳
《科学时报》:目前,在抗灾救灾,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煤电油运和交通的部门,有一大批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他们已经艰苦奋战了一段时间,而且还要继续坚持在第一线,他们极度疲劳、责任重大,面对巨大的压力,你能给他们说些什么?
时勘:我们首先要向这些奋战在雨雪冰冻灾情第一线的“最可爱的人”表达深深的敬意!那些奋斗在铁路、民航、公路、电力等行业第一线的职工和解放军,正在面对高负荷工作。几天来,陆续有电力抢修工人、民警在自己的岗位上殉职……这场雪灾的严酷确实超出了原来的想象。
目前,很多处在抗击暴风雪一线的同志们,已经连续多日缺乏休息,严重的生理疲劳,高强度、高压力的体力劳动,未知的风险,以及大量的情感付出(安抚旅客),使得这些员工很可能出现心理枯竭(工作倦怠)的症状。在此情况下,更容易表现出烦躁、抑郁、过敏、紧张等症状,如果得不到适当休息和心理安抚,就有可能诱发生理疾病,甚至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我给在第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迅速组织后援队伍,实行轮换工作方式,确实身体不适和过度疲劳的员工,不要硬撑着坚持工作。要加强对于一线人员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吃好,轮班休息好。其次,为一线职工提供与家属沟通的条件,如电话报平安,沟通能使心情愉快。从事服务旅客工作的人员,劝导时不要着急,语速过快容易引起旅客的情绪对立,也容易损耗自己的体力。大家可以看到,温总理在火车上指挥布局的时候,总是语调沉稳、镇定自若!最后,如果确实感觉到自己情绪低落,可以设法把自己心里压抑的感受表达出来。如果周围有社会工作者、员工援助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
要及早关注灾情结束后
民众的心理援助
《科学时报》:灾情总会过去,但灾情结束后民众的心理状态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你作为我国员工援助协会(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筹备委员会的负责人,能否谈谈EAP在帮助灾民自救和灾后的恢复工作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时勘:员工援助协会主要根据民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和情绪压力问题,运用心理学、医学和管理学知识和技能,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等角度,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组织诊断、团队工作、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的诊断、咨询和发展建议、方案支持方面的援助、辅导和支持。在灾害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EAP在帮助民众自救和灾害后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AP在香港也被称为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当灾害发生后,为民众提供自救方法的辅导,如介绍防冻抗寒方法,包括外出的穿戴;抵御饥寒、保护人身安全、救助人、防止疾病恶化和传染的方法。有关专家介绍,在人口稠密的场所,特别是发生意外拥挤或者踩踏事件时,应该避到一旁,等待时机脱险。被挤倒或绊倒,要大声呼喊,寻求周围人员的救助,尽快站起来,或侧身蜷曲。我们应该采纳一些专家的建议,尽快组织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城市的志愿者,向灾民发放自救手册。
关于灾难后恢复模式(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这实际上是我们迎战暴风雪灾难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曾经在SARS期间专门比较了2003年6月和7月民众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发现,SARS灾难过后的7月,民众的总体状况反而比6月差。这似乎提醒我们,民众灾难后恢复至关重要。我们对于此次雨雪冰冻灾情后的心理援助计划要尽早准备,特别要关注一些灾难后的幸存者和目击者的心理辅导,建议目前就要收集一些民众,特别是仍在受灾者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以便进一步的联系和帮助。当然,执行辅导的咨询援助师需要接受过心理学训练,以帮助人们灾后应对和恢复情绪。
总之,我相信,暴风雪很快就会过去,我们经历了这次灾难,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奥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