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颜士秀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3 4:8:16
评论:大学生村官要有乡村意识
 
据报道,江苏1670名大学生村官近日赴任。新闻中的大学生村官已经不是新话题,有关部门也早就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经过了专业教育和培训,当村官起码有这样的意义:一是他们对乡村工作的原始热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改变一直以来大学生似乎是专为城市、工业化培养的观念误区;二是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技能如果可以在乡村发挥,就为以后的高等教育探明了部分发展空间;三是为乡村社会组织的完善带来新生力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目标而言肯定是有益的路径探索。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乡村长期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存在自身特点,大学生村官必须面对这一现实。热情、知识、技能以及政府有意识的制度安排或许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时的基础保障,而对乡村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缺乏认知,却是大学生村官需要自觉克服的困难。
 
比如,大学生村官需要增强对乡村社会环境的积极认同。如果仅仅以一个“他者”的状态进行工作,肯定会给村民造成“陌生人”的感觉。再者,不同地域对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存在差异,大学生村官要正确理解政策执行的合理界限,不仅需要较高的政治觉悟、知识水平,更需要实践中的操作能力。凡此种种,是考验也是一种锻炼。
 
根据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理论反思,具有乡村生活背景和社会体验的“参与者”和“知情人”日益减少,整个社会的乡村意识日趋淡化,将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真正理解乡村社会的障碍。在《刘老根》这样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播出之后,就有不少人对刘老根的一些处事办法表示不解。刘老根身上“狡黠式的精明”具有乡村特点,他“摆平”各种关系的手段虽然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规则,但其中蕴涵的传统智慧也不可忽略。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乡村的生活实践,可能与大学生,尤其是城市出身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偏差,甚至会有冲突。
 
社会工作实践不同于实验室中的自然科学实验,不存在纯粹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域特点等需要在乡村工作中综合考虑。如何做农村工作,前辈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比如,毛泽东同志早年的农村考察,指导了中国近代革命;费孝通先生的乡村研究论述,直到今天还是相关领域的经典论著。让我们向这些前辈学习,多一些乡村意识,把村官做得更踏实。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