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莹 张蕾 齐芳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6-27 7:51:18
院士热议灾区城镇规划和建设:重建应趋利避害
 
以重新环评为基础
 
“四川大地震的特点之一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例如,地震造成了多处山体滑坡,形成了几十个堰塞湖;水系、耕地遭到破坏;上千条公路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生态环境是人类居住的支撑,因此,灾后重建规划应建立在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重新评估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说。他认为,修复生态环境比重新盖房子更难,需要更长的时间。
 
周干峙院士也认为,生态损毁严重程度和恢复难度可能超过城镇。“包括保护原生态、修复受损生态、重塑新生态在内的三大类生态规划都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恐怕还要有更长远一点的考虑和逐步推进的措施。”
 
卢耀如院士则提出,地震、滑坡频发地区的生态发展应以适应当地灾害环境为基础,而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或建造相应的“人工生态系统”。从长远看,应当恢复原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呈现卧龙等熊猫基地的天然景色;在滑坡体上覆盖固砂石植被,建设抗震的主干道路,合理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畜牧业。
 
以原地调整为主
 
对于受灾城镇重建的选址问题,当前舆论主要存在三种意见:原地重建、异地重建和原地调整重建。邹德慈院士认为,多数城市应尽量采取第三种方案,即充分考虑原址的地基条件,避开地质基础脆弱的地方重建。
 
“以目前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异地重建不太容易,国际上没有先例,而且农民也不愿意离开故土。当年唐山就是在原来‘一市一区’的基础上变更为‘一市三区’的。”邹德慈院士解释说。“对于那些处于断裂带中心、破坏严重、已无土地可用的规模较小的城镇,可考虑建新城。”周干峙院士也认为,受灾严重的地区一般不宜于原址原样恢复重建,而应往更合理的方向调整。
 
“新建区易地、半易地或其他措施都可能出现,究竟采取三种方案中的哪一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分析和对待。”邹德慈院士说。
 
避开活动性断裂带
 
“我们从这次地震中总结的经验之一,就是要提高房屋的建设标准”,邹德慈院士说。“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到让建筑物在大地震中‘裂而不倒’还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不包括高达十一二度的地震烈度。”
 
邹德慈院士指出:“中国有一种民间智慧叫做‘趋利避害’,在努力掌握地震发生的特点、规律的同时,还应避免在地震断裂带盖房子;此外,城镇重建选址时,要注意远离坡脚,以避开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段。我们以前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
 
周干峙院士认为,目前必须补充制定各项建设标准,加强修订国家及地方自己的结构标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要加强一般意义上的防震,要比其他建筑更抗震,要少塌、不塌;对于可以作为大灾情况下的避难所,更要注意基础的可靠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也强调,灾后重建要准确掌握地质情况,避免新的城镇建在地震活动带或山体滑坡易波及的区域。“如有条件,我建议有的县、镇可适当合并,从长远看,这有利于城镇化进程。”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