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莉萍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1 2:25:5
中科院遥感飞机航线覆盖整个重灾区
已绘制出一批高精度图像

 

河道被断开,半截是水,半截是泥沙,其间的大坝岌岌可危。 

科研人员正在机舱核对数据。
 
中科院的两架遥感飞机在5月19日20时30分顺利完成22个架次的飞行任务,飞行面积覆盖了整个重灾区域。
 
经过6天6夜的紧张奋战,两架遥感飞机飞过了北川、汶川、都江堰、绵阳、绵竹、茂县等所有重灾区域上空。前方科研人员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处理航飞后的数据,每天向中科院抗震救灾小组传输约为14T的数据量(1T为1000G)。根据这些数据,目前,专家们已经绘制出大量高清晰度的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地理信息支持。
 
科研人员在制订飞行航线时,以震中为中心,辐射所有有民居的地带;同时非常关注灾区内的河流、水坝。一位科研人员介绍,“河流、水坝在震后更容易引起次生灾害,所以也是我们这次的重点监测对象。”
 
自5月14日上午10点多抵达重庆机场后,两架遥感飞机每日基本均飞行2个架次,完成11个小时左右的飞行任务,最长一天的飞行时间为13个小时44分钟。据支持此次遥感飞行任务的机长介绍,这是一次创纪录的飞行时长。
 
截至5月20日,两架遥感飞机的航线已经覆盖整个重灾区域,完成了首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监测。机组人员继续原地待命,前方科研人员正在加紧处理最后一批影像数据。
 
中国科学院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组组长郭华东5月19日对媒体说:“下一步,我们在面积上要扩大飞行,在灾害比较严重的地方飞一次是不可以的,要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有的地方需要更高分辨率、更细的数据。”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