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都会被灾难影响,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抚慰他们心理上的伤痕。”5•12四川汶川大震灾造成数万人伤亡,家园被毁,在抗震救灾的同时,震灾人民的心理创伤受到关注。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申荷永教授主动请缨,带队赴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与重建工作。
三类人需心理干预
申荷永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需要心理治疗的主要有两种人群。
一是灾后幸存者,很多人失去亲人、失去财产,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苦痛都很重,治疗师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刺激他们的生存欲望。
二是参与施救的官兵。1999年台湾南投大地震后,有调查显示,3成的参与施救的官兵有精神的异常。
申教授分析,目前,很多支援官兵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一方面他们见到太多死亡,另一方面他们的救援是有限的,有很多生命他们来不及救,当失落的影响及意义变得越来越真实,忧伤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当疲惫来临,挫折及幻灭积累起来的时候,压力症状可能就会开始出现,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如短期记忆丧失,无法决定优先级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急需心理危机干预。
三是对于受灾的社区团体,则要配合这些社区的特性进行治疗。这次震灾主要发生在羌族和藏族聚居地区,他们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在进行心理援助时也要照顾到这些特性。
成都建立专业工作室
此次心理安抚小队一行有10名专业人员。复旦除了申教授之外,还有两名博士后,申教授的夫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也一同前往。
申教授介绍,此次心理救援工作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催眠、自由联想、积极想象、移情、投射、共情与共鸣、梦的意象体现、沙盘游戏和心理分析等。面对大量的受灾人群,需要同样大量的心理治疗师投入此项救援工作。申教授表示,帮助灾民心理重建将分为3个大的阶段,一是进行现场及时心理援助,二是在成都建立工作室,提供长期的心理服务,三是接收灾区孤儿,抚慰他们的心理阴影。
分阶段疏导
申老师分析幸存者在灾后可能经历的心理状态:一、在初始阶段,他们可能会有一种英雄主义、利他主义和乐观主义,与其他的人相比,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己“还不是最惨的”。二、在清理阶段,人们会探究及讨论有关灾难的事实,试图将事实拼凑起来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三、在幻想破灭阶段,人们较会表达挫折及愤怒的感受。灾难后所产生的生活问题也将成为他们受挫及愤怒情绪的来源。有的幸存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心理援助,对“心理服务”存在偏见,因此就要求治疗师们暂时搁置传统方法,采取积极主动接触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一般说来,幸存者对主动的关心会有良好的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支持系统对于心理复原非常重要。对于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支持系统就是家庭。迁移和灾后密集的重建工作会破坏人们和原有支持系统的关系,因而要鼓励他们多跟家人或朋友相聚在一起。对于很多在灾难中失去家人和朋友的人,救助团体应该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怀。灾难之后,大部分人会有情绪或心理耗竭,而创伤之后的压力是个动态过程,倾诉的经验、压力的减轻以及时间的流逝都能让人重建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