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检测Cu2+主要是借助有机荧光团、发色传感器、量子点、多肽和伏安法等技术手段来完成的。这些方法虽然能使Cu2+的检出限达到很低,但大多需要依靠庞大或昂贵的精密仪器来完成。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研究小组利用金纳米颗粒和Click化学,发展了一种直接用肉眼定性检测溶液中Cu2+的新方法。
“Click 化学”是指用Cu(I)做催化剂,将分别含有末端炔基和叠氮基团的分子进行偶联反应。因为Cu(I)是催化剂,所以有可能利用该反应来检测少量的铜。科学家首先合成了末端炔基和末端叠氮基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之后将表面修饰后的金纳米粒子混合,在Cu2+溶液中加入还原剂(Cu2+可以被快速还原生成Cu(I)),Cu(I)作为催化剂使金纳米粒子表面的炔基和叠氮基相互发生反应,在溶液中通过金纳米粒子聚集而产生沉淀来检测溶液中的Cu2+。如果没有Cu2+,则金纳米粒子不会聚集从而使溶液保持紫红色。
Click 化学具有非同一般的高选择性,不受其他离子及其混合物,以及其他分子特别是生物分子的干扰。因此,该检测方法有望在污染物、生物体系等复杂的混合物中进行高效的Cu2+检测。因为能够肉眼读出,该方法还将为“芯片上的实验室”等相关的微纳分析系统提供简单的读出方式。
参考文献: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8, 47, 7454-7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