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邀今年招收的研究生到家里做客。闲聊中,得知研究生生活因单位硬性规定发表论文而缺乏生机。无论是博士生、硕士生还是博士后,彼此之间很少交流,天天琢磨的是如何发表规定的论文数量。对于那些枯燥的数据,不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整理思路,而是如何寻找捷径,将论文发表了之。为了弥补语言缺陷,竟找来几十篇英文文献,各抄一句或半句,凑出来的论文国外同行也看不出来!部分导师甚至暗示或明示学生,当数据没有“趋势”的时候可以“制造”一个出来。
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都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或接受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如规定博士生必须发表1篇以上SCI或2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发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在这个基础上,有的单位还要加码,如要求发表的SCI 论文必须达到影响因子1分以上。有了这样的规定,许多研究生不能按时毕业,四五年得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在论文发表压力下,研究生们对学术研究毫无兴趣,学术研究成了“卡”“压”青年学者健康成长的“学术游戏”,学术造假事件不断攀升。
其实,上述硬性规定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以理工农林医等自然科学为例,全球SCI刊物1147种(平均影响因子1.581),影响因子高于1的721种,以平均每种刊物年发表240篇估算,则全世界科学家发表的影响因子大于1的文章17.3万篇。中国在读博士生和博士后13.2万人(在读硕士生39万人),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中国的博士“大军”发表全球76%影响因子大于1的文章根本不现实,外国科学家绝不是吃素的。目前的现实是,国内较好的论文出国了,先从高影响因子开始投稿,如被拒后再投低分的文章,国内刊物遂形成真空,一些质量不高的论文占据了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也随之“注水”。
研究论文质量普遍下降,概因为我们发表的文章太多了。一些重大研究科学积累不够,多为跟风研究,缺乏原始创新,再加上匆忙发表,文章质量可想而知。勉强发表后,外国科学家不敢引用,国内学者自己也不看,知识产权还归人家SCI刊物。“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形象欠佳,如果我们的学术论文也出现了“中国制造”现象,这将是中国科学家的悲哀。大量粗制滥造的中国论文(以“逼迫”练笔的研究生所写为主)狂轰滥炸SCI刊物,造成国外同行心理恐慌。一些很好的SCI刊物,发表大量中国论文后影响因子下降,致使它们对中国学者论文“敬而远之”,或加强严审力度以“自卫”,或干脆拒绝我国学者论文。
实际上,论文发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即使不要求学生们毕业前发表,那些有志科学研究的年轻学者还是要努力发表论文的;而那些对科研不感兴趣的学生,即使发表了对其今后的成长也基本没有什么用处。“我要发表”和“要我发表”效果是不同的,前者凭的是科学兴趣;后者有很多被动的成分。笔者硕士和博士毕业的时候,研究所根本不要求发表论文,但我的硕士论文照样发表在国外(那时候还不兴SCI);博士论文发表在国内较好的学报上。当时,国内科学家晋级研究员的时候,能够展示的往往不足10篇学报论文,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的学者能够发表1篇在《植物学报》上就认为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这样的成绩,笔者都取得了,但并没有人硬性要求我们这样做。
笔者甚至认为,我们不应当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他们学术生涯中第一篇学术论文应当用母语发表。现在的情况不然,中文都写不通顺的文章,上来就向英语刊物投,完全是在考验导师的功底。笔者研究组每年发表SCI论文10篇左右,基本以学生发表为主。一篇文章平均修改10遍以上才能发表(投出稿、退修稿、校样),笔者为学生修改SCI论文工作量平均每周达1.85篇。在目前的科研体制下,学生成了写文章“机器”,导师则成了修理文章“机器”。尽管我们组也发表了一些影响因子超过了3 分的文章,但自我评价其质量尚不如笔者研究生毕业时发表的中文稿,唯一的好处是英语写作技巧提高了。
建议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根据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停止“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获得学位”的硬性规定,以引导研究生安心研究,避免学术浮躁,纯化学术生态。适当增加答辩论文淘汰率,要求研究生认真作科学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研究数据。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毕业答辩走过场,重视论文发表而不重视数据获得和学术研究过程。加强科学原始创新,提高中国科学家国际形象不妨从提高研究生质量做起,而要做到这点,论文发表就是非常严肃的事,不可等闲视之。
《科学时报》 (2008-10-24 A4周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