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岭
■本报记者 李惠钰
“很多患者来到我这里的时候,都已经是肺癌晚期,不能进行手术。”从医几十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峻岭表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约75%的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已连续10年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我国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
目前,肺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开创了肺癌治疗新纪元,越来越多肺癌患者借助创新药物获得了长期生存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李峻岭说。
靶向治疗助力患者生存获益
所谓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阻碍癌细胞生长,其全身副反应小、作用精准、效果优越。但靶向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肺癌患者。
“靶向治疗肺癌要基因检测先行,当发现患者有驱动基因的改变,医生才能给他做靶向治疗。”李峻岭强调,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靶点包括EGFR、ALK、ROS1等,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突变率较低的肺癌罕见靶点被发现,如c-Met、Her-2、RET等。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肺癌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患者类型。李峻岭举例称,我国肺腺癌患者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率约为60%,而美国仅为10%左右。这使靶向治疗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据李峻岭介绍,目前已有针对不同靶点的肺癌靶向药物在我国相继上市,EGFR、ALK等常见的靶点已经有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药物,使肺癌患者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治疗都有对应的药物选用,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
据最新临床研究显示,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三代原研靶向药的总生存期达到了38.6个月,越来越多肺癌患者可以带癌长期生存。
医保新政提升药物可及性
创新药物在上市初期,由于研发成本、专利等因素,价格往往会比较高。在普通百姓的既往印象中,靶向药物似乎意味着“贵族药”。为了推动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充分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近年来,我国持续进行国家医保目录的谈判准入和更新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目录。
2021年元旦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正式公布,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共162种药品纳入谈判,119种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在肿瘤领域,有超过50种抗肿瘤药被纳入医保,其中与肺癌患者有关的有7种靶向药物和2种免疫药物。
李峻岭表示,此次新版医保目录的更新,将更多疗效确切的药物和最新适应症及时纳入医保,使中国晚期肺癌患者能以低廉的价格用上与国际同步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兼顾了最佳疗效和最优价格。甚至获得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三代靶向药的一线疗法也被纳入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疗效和价格是肺癌患者最关注的两个方面。曾经有些肺癌病人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无法实现生存获益。”李峻岭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药物进入医保,惠及患者。
肺癌防治呼吁关口前移
目前,肺癌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李峻岭表示,未来,肺癌还有可能呈现井喷态势。除了靶向治疗技术的普及以及创新药物的不断惠及,他更希望将肺癌的防治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为此,李峻岭呼吁,首先要去除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即戒烟、控烟,这对做好肺癌防治至关重要;其次,要定期进行肺癌筛查,推荐低剂量CT筛查,早发现肺结节。他同时强调,发现肺部结节还要避免过度治疗,这需要影像能够精准地分辨特别早的小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李峻岭表示,肺癌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规范治疗、多学科协作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早期肺癌要动员病人做手术,中期肺癌要与放疗科等医生协作,再决定要不要做放化疗等。
《中国科学报》 (2021-02-19 第3版 医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