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7
选择字号:
创新试点助力养老保障目标实现

 

本报记者 郑金武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完善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北京市委常委罗瀛今年带上两会的一份建议,就是围绕如何实现这些养老保障目标。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76亿人,占12.6%。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老年人口超过12%,养老产业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有望成为新兴的产业增长点。

“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有力支撑,也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罗瀛对《中国科学报》说。

目前,延庆区正在开展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工作,启动了“健康延庆三年建设”,养老保障是“健康延庆”的重要方面。

不久前,罗瀛还到延庆区香水园街道实地检查“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查看街道温馨家园心理服务站建设情况,入户到居民家中了解健康家庭创建、居家养老等工作。这样的实地调研,既是罗瀛的日常工作,也是两会议案撰写的丰富素材。

罗瀛介绍,养老产业主要包括四部分,即养老服务业、养老金融业、养老用品业、养老地产业。养老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仍面临养老保险品种缺乏、养老服务多样化不足、智慧养老项目发展滞后等问题。

罗瀛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已为职工和居民建立了养老和医疗保险,但养老保险仅限于退休后发放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医疗保险也只限于负伤、生病住院等方面的保障,现有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是在投保的重大疾病等发生后才予以保障。“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缺乏。”

目前,北京等地区自2016年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在多渠道筹集资金机制、失能等级评估服务确认机制、综合失能保险产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成果。

罗瀛建议应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创新老年金融产品。例如引导银行业重视养老金融业务,将社区银行和养老金融结合,设计符合老年人属性的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给予提供服务的商业保险机构适当税收优惠,对投保个人适当给予资金补助。

此前,罗瀛曾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工作,负责产业发展促进等。长期以来在科技工作方面的积累,让罗瀛坚信科技创新对各行各业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在今年两会上,罗瀛建议开展基于5G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试点,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学习分享、心理关爱等需求,建立信息监测、预警和自动响应的智慧服务和管理系统,满足老人自助式、个性化的交互需求。

“有条件的地区,要向企业开放卫健、公安、民政等行业部门数据,开发多样化的智慧养老信息产品。从资金和政策上引导和支持人机交互、智能终端、医疗辅助器械等基于养老场景的新技术研发,解决智慧养老的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难题。”罗瀛说。

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罗瀛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强力落实和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十三五”制定的养老保障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国科学报》 (2020-05-27 第4版 两会)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