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3
选择字号:
华东师范大学等
发现修复湿地可吸收更多碳

 

经过广泛修复的上海鹦鹉洲湿地的甲烷排放量比附近的野生湿地要少。陈雪初供图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雪初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发现修复和严格控制的盐碱沼泽更有助于吸收温室气体。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杂志—生物地球科学》。

湿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全球变暖指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自1970年以来,全球35%的湿地栖息地消失。

研究人员表示,湿地恢复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经过修复和管理中国沿海的湿地,他们发现其碳汇比附近的天然湿地要大得多。

研究人员测量了上海两个沿海沼泽中3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流动。第一片沼泽相对天然;第二片湿地则通过种植当地植被和安装侵蚀控制装置来恢复。陈雪初等发现,修复后的湿地比天然湿地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吸收的碳是天然湿地的13倍。同时,其释放出的甲烷也少得多。基于此,作者呼吁对退化湿地进行类似的修复以储存碳。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19JG005222

《中国科学报》 (2020-01-2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机制 基因“开关”控制植物细胞器演化速度
研究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