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叶佳琪 袁蕙芸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20
选择字号:
把“毒药”改造成癌症“解药”
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本报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叶佳琪、袁蕙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培峰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邱惠斌团队合作,研究证实非平面多环芳烃(PAHs)——小分子氮杂螺烯季铵盐在低浓度下能够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肝癌、肺癌和白血病等,而对相应组织来源的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并阐明其通过诱导DNA损伤并抑制DNA修复导致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该研究9月16日发表于《先进科学》,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刘培峰介绍说,自然界存在众多PAHs及其相关衍生化合物,由于它们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事实上,PAHs能够与DNA结合,具有杀伤细胞的潜能。因此,如果能够改造这些PAHs,或将有助于它们从“毒药”变成“解药”。

研究人员证实PAHs及其衍生物的致癌性与其分子结构明显相关,通过结构改造,首次将非平面多环芳烃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小分子氮杂螺烯季铵盐能够有效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同时,比起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对肝癌细胞具有更好的杀伤效果,这将有助于解决临床上顺铂的耐药问题。该研究所发现的具有广谱选择性的小分子氮杂螺烯季铵盐有望成为肿瘤精准治疗新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策略。

该论文通讯作者邱惠斌表示,这种变“毒药”为“解药”的药物研发方法或将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新的研发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advs.201901341

《中国科学报》 (2019-09-2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