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胜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7-3
选择字号:
走,去挑战野外生存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一,二!一,二!加油,前进!”每到周末,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里都会传出激昂的号子声。随着号子声的响起,本来微波荡漾的该校东湖水面上,蹿出几只黄色的皮划艇,同学们整齐地挥着船桨,红色、黄色的浆板或皮划艇在水面上飞速前行,成为水面上一道活跃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户外运动课程的授课和训练。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野外生存、户外活动已逐步成为闲暇时间健身休闲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户外教育工作的整体滞后,安全和环保已成为两大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农林学科专业户外实习活动,也因学生缺乏必要生存技能、存在安全隐患等,受到了制约。为提升学生野外生存能力,作为教育部首批开展“全国大学生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七所试点高校之一,浙江农林大学从2002年开始,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开设了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户外运动)课程。

“我校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主要是结合农林学科的专业特色,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通过把知识、技能教学、课外学习和实践、社会服务、野外实践有机联结,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提高学生户外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并为农林学科专业实习提供帮助和安全保障。同时,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以及在现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浙江农林大学体育与军训部副主任、《户外运动》课程负责人周红伟说。

这门课程在开设的16年间,内容逐渐丰满。现在的户外运动,除了浆板或皮划艇项目外,还包括背包装填及上下肩技术、山地穿越、岩降、溜索接下降、户外绳结、野外保护站设置、特殊地段行进、搭索过涧、攀树、绳索技能、露营技能等。这些技术被拆分,并在四个学期完成。

森林保护171班的王心怡在户外运动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就是提升了野外生存能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的能力,无论是对我今后参与野外调研还是专业实习都有很大的作用。”王心怡说。来自外语174班的林宋颖则在户外运动课中被选为领队,因为是第一次担任领队,她一度很忐忑。“同为大一生,很怕在团队中没有说服力,但是老师的鼓励加上我们组员配合得非常默契,我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们的组员都很棒,有些同学在溜索前很害怕,最终克服恐惧,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再来一次呢,这门课锻炼了我的勇气,也增强了我的户外运动能力!”

如今,户外运动已经成为浙江农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每年吸引了数以千计学生选报该课程。一些参与过课程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担任了所在单位和地区野外救援队的成员。周红伟说:“近三年来,我们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户外攀岩比赛获得159个单项前八名,其中前三名达56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前三名6次,1人上了CCTV5比赛现场直播、取得各级各类资质证书10余本。”

与此同时,不少学生还结合《户外运动》课程所学的知识,参与户外人才的培训,开创自己的事业。2008届学生俞灿良毕业后专门从事户外拓展培训,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知名野外生存教练,多次参与并成功营救迷路驴友、被困游客近百人;2016届研究生张天志曾任浙江农林大学攀岩队队长,多次在攀岩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专门服务青少年攀岩培训,已经成为浙江省攀岩队主教练……从课程开设到现在,浙江农林大学已有30余名学生在户外领域就业和创业,在社会上培养了众多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学员。

如今,浙江农林大学还建立了户外俱乐部、户外协会和基于户外运动全校性群体活动体系,每年有近2000名师生通过这些形式参与户外运动。

《中国科学报》 (2019-07-03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