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渤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24
选择字号:
同研究生谈科技文献阅读

 

文献资料是一位很特殊的“老师”,他无私地向你传输知识,如果你不理解他,就不知道他传输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传输得对与不对,更不知道他对你有何指导作用。因此,跟这样一位“老师”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

■彭渤

科技文献阅读在科研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笔者看来,阅读专业文献应贯穿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信息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专业科技文献,究竟应该如何来阅读呢?这是很多研究生问我的问题。我想,不同的学者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经验。这里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首先是科技文献的作用。阅读文献,首先应明确文献在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中的作用。文献在科研活动中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或者功能。第一,文献资料构筑了某个领域的研究背景,即一般基金申请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的内容,或者文章本身的引言部分的内容。一份基金申请书,或者一篇投稿的论文,对某领域研究背景的表述和分析,是最能反映申请书或者论文水平的部分。一项研究起点高低的程度,全在于其对研究背景的把握和分析。因此,作者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占有程度、把握水平和理解深度,是决定某项研究水平高低的关键之一。第二,文献资料为科研工作奠定研究基础。一项研究设计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在实践上是否可行,文献资料的分析能够帮助你作出判断。因此,文献资料在理论上为科研工作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为科研工作创造了一定的工作条件。第三,文献资料是“巨人的肩膀”。科技创新不是喊口号,更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土壤”,需要根基。这个“土壤”和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献资料。在这个“土壤”和根基上,发生知识“火花”的碰撞,实现科技创新,其实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的认识升华、技术革新或者理论突破。因此,文献资料是创新“火花”的源头,是“巨人的肩膀”。

其次是阅读科技文献的目的。提升学术水平是最主要目的。在笔者看来,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丰富基础知识。文献特别是新近文献,常常传播最新的知识点。因而,通过阅读某个领域的新近文献,追踪阅读历史文献,能为读者打下某个研究领域全面、深刻、丰厚的知识基础。第二,把握学术观点。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层面、不同研究地域、不同研究方法,甚至不同的研究水平和不同实验条件等,对同一问题可能得到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通过广泛的阅读、分析和思考,就会对不同的学术观点有全面的把握。认识不同学术观点形成的环境条件、适用范围、优点和不足等,对于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要。第三,学习技术方法。阅读参考文献,能够达到全面了解某个领域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目的。再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中采用的方法,这一过程本身就需要你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能力。第四,积累研究素材。对文献资料把握得好,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做重复性的工作。且有些研究素材还必须通过文献资料这个途径才能得到。因此,研究生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和课题之后,就应注意从各种参考文献中积累研究素材,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最后是如何阅读参考文献。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笔者提供如下方法:第一,正确取舍参考文献。对于一篇具体的参考文献,在阅读时,首先要判断这篇文献对你的科研有何参考价值,能否满足上述四方面的目的。第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至于哪些文献应该泛读,哪些值得精读,也需要自己进行判断。泛读可以扩开你的知识面,精读则有利于你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前者活跃你的思维,后者则让你谨慎思索。第三,追踪阅读历史文献。阅读文献时,根据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展开阅读,即为追踪阅读。这样不断地进行,就可找到某个研究领域的很多历史文献。结合阅读历史文献,可让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等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第四,笔记相伴地阅读。阅读科技文献,特别是外文文献,要养成作笔记的习惯。这样加强记忆、熟悉文献,还便于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进而为论文写作提供帮助。第五,对比分析地阅读。阅读文献对比分析其实就是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思路。第六,去伪存真地阅读。在阅读文献时,对文献中提供的认识、资料和结论等,需要自己进行加工,目的就是让自己成为文献的主人。

文献资料是一位很特殊的“老师”,他无私地向你传输知识,如果你不理解他,就不知道他传输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传输得对与不对,更不知道他对你有何指导作用。因此,跟这样一位“老师”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

但如果你舍得花时间和功夫向这位“老师”学习,他提供的知识、学习、思想、方法等,远远超出你自己的导师。站在这样一位“巨人”的肩膀上,你的科研和学习就会如鱼得水,就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中国科学报》 (2019-06-24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