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17
选择字号:
新给药技术为黄斑变性患者带来希望

 黄斑变性

最近,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研究人员与美国Genentech公司,通过对220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使用一种新的植入技术持续地将药物递送到眼内,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维持视力并降低眼内注射的需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眼科学》杂志上。

“目前的治疗方案需要经常在就诊时注射药物,通常每4~6周注射一次。失约现象很常见,会导致视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威尔玛眼科研究所眼科学教授Peter Campochiaro表示,“这项研究表明该植入物安全有效,只需要一次就诊,每6个月补充一次药物即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特征在于中心视力丧失以及眼内光敏视网膜细胞的永久性损伤。湿性AMD属于严重AMD,它是已经导致175万美国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这些个体中,视网膜中的碎片堆积引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量产生,该生长因子刺激泄漏的血管过度生长,从而引起肿胀,并在未经治疗时导致视网膜瘢痕形成,从而导致视力模糊。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愈AMD的方法,但有几种药物在直接注射到眼内时会抑制VEGF并减缓疾病进展。Campochiaro指出,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保持中心视力,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部分原因是药物的疗效并不持久。即使是每月注射一次,也可能出现由于血管渗漏停止然后重新开始而导致视网膜肿胀程度相对快速波动。

鉴于此,为了保持药物水平更稳定,研究人员测试了端口递送系统的价值,这是一个通过小切口植入患者眼内并随着时间缓慢释放药物的储药器。植入储药器后,医生可以直接补充药物而不必将其取出。

为了测试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在两年内招募了220名湿性AMD患者,在每位患者的一只眼内植入储药器,并在植入后每个月跟踪视力和视网膜中的液体水平,以及安全性和副作用,持续9~38个月。

研究人员在58名患者的储药器中加注了10 mg/mL的药物,在62名患者的储药器中加注了40 mg/mL的药物,在59名患者的储药器中加注了100 mg/mL的药物。对照组41名患者接受每月注射0.5 mg药物的传统治疗。

每次就诊期间,眼科医生都会评估视网膜肿胀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视力,以及新发黄斑出血的发展情况,以评估是否需要对储药器进行药物补充。

平均而言,患者在植入加注有100 mg/mL药物的储药器后15个月内不需要补充药物,并且约80%接受此剂量的的患者在超过6个月之后才需要药物补充。

研究人员还表示,接受100 mg/mL药物的患者视力有显著提高,平均能够多辨识5个字母视标。相比之下,储药器加注10 mg/mL药物和40 mg/mL药物的患者可以看清的字母视标分别比基线少3.2个和0.5个,其储药器首次补充药物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7个月和13个月。接受传统每月注射治疗的患者能够看清的字母视标平均比初次约诊时多3.9个。

除了提高患者的视力,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对患者也是安全的,未来将启动对更大范围患者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张思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ophtha.2019.03.036

《中国科学报》 (2019-06-17 第5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