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17
选择字号:
古生物学家断案:
“李存孝打虎处”脚印为恐龙足迹

 “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特写   邢立达摄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6月16日,中美古生物学家宣布,在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发现了4个恐龙足迹,而这些足迹长久以来被人们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该发现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生物学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发表在《地质通报》上。

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在马陵山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发现多处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化石清晰地展现在紫红色的粉砂岩层面上,造迹者包括小型蜥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等。邢立达对《中国科学报》介绍,他们在2009年发表了该区的首篇恐龙足迹论文。

与那些暴露在野外的足迹不同,马陵山恐龙足迹是当地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处景点,上面的足迹被认为是“李存孝打虎”留下的人脚印和老虎足迹。2018年7月,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王杨子看到一些马陵山恐龙足迹的新闻报道后,猜测这个“李存孝打虎处”的足印与恐龙足迹很相似,并通过社交媒体与论文作者取得联系。

“我一直非常关注民间传说与恐龙足迹关联,我看到王杨子提供的照片后非常激动,这些足迹是典型的恐龙足迹。”邢立达回忆道,“该地恐龙行迹的间距很有规律,模式清楚,爪痕明显,这是典型的肉食恐龙足迹的特征。”邢立达随后两次组织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新沂发现的足迹长度约15厘米,有着尖锐的爪痕,古人从爪痕联想到了老虎的爪子。”参与该研究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但猫科动物足迹模式与蜥脚类足迹完全不同。我们将这个足迹做成3D模型陈列在本博物馆中,向人们介绍这个镌刻在石头上的有趣故事。”

该足迹点的“人足迹”之所以被误认,“这是因为兽脚类恐龙足迹的3个趾在长年累月的风化中消失,而由于地面泥泞又陷入了部分脚后跟而造成整体轮廓类似人足。”邢立达解释道,“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玫瑰谷就发现过大量类似的足迹,且长期被神创论者认为是人与恐龙共存的化石证据。”

目前,专家正在与马陵山风景名胜区及当地管理部门沟通,制定保护方案,让这片罕见足迹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科学与科普价值。

在历史上,李存孝是唐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民间传说李存孝十几岁时为救父亲,打死恶虎。

相关论文信息:http://dzhtb.cgs.cn/gbc/ch/index.aspx

《中国科学报》 (2019-06-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