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如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2
选择字号:
让人民吃饱吃好是毕生追求

 

颜龙安2008年在三亚南繁基地观察新组合制种情况。

■本报见习记者 刘如楠

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是世界上最懂杂交水稻的人之一。

他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利用“珍汕97A”配出第一个大面积推广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比常规水稻品种增产30%。“珍汕97A”也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配组合最多、适应性最广、推广面积最大的不育系。

中国杂交水稻界“一平二安”中的“一安”指的便是颜龙安。他从1962年大学毕业起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工作,如今82岁高龄仍坚持在科研一线。

来之不易的48粒种子

杂种优势是农作物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玉米、高粱等作物都通过杂交变得高产优质。那杂种优势是不是也能应用在水稻上,让人民吃上饱饭?

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学生李必湖在国内首次找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即“野败”)。此后的工作是把“野败”的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进而育出生产上所需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

为了加快研究进程,1971年,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性的协同攻关。正是此时,颜龙安来到了光热资源优势明显、适合育种繁种的海南岛,一边向袁隆平和其他研究者学习,一边更新自己的研究思路。

当时大家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从常规品种“南广粘”中筛选不育材料上,进展较缓慢,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使雄性不育后代保持100%不育率的理想品种。

颜龙安认为,杂交高粱的研究是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的,水稻可能也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重点应该放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野败”不育材料(即野生稻)上,这样通过远缘杂交,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后来,他和助手便选取了不同品种的水稻与“野败”杂交,人工对300多朵颖花进行异株授粉。“我每天要花十多个小时一株一株、一穗一穗地观察水稻成长,并记录下来。实验记录就写了10万字。”颜龙安告诉《中国科学报》。

最终,他获得了“野败”与“二九矮4号”“珍汕97”等7个品种杂交的48粒种子。

增产稻谷千亿公斤

带着这48粒种子,颜龙安回到了家乡——江西萍乡。在阳春三月,将种子撒了下去。

带有野生亲缘的杂交后代种子休眠期较长,须进行变温处理,打破休眠期。但当时没有催芽用的恒温箱。“只能采用土办法。我把种子一粒粒洗净,用湿润的药棉裹紧,再用塑料布包好,放进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等着发芽。”颜龙安的助手李汝广回忆。

野生稻是感光性强的短日照植物,杂交后代种子在萍乡要进行短日照处理才能抽穗扬花。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48粒杂交种子的水土不服,在抽穗前,颜龙安每天都把禾苗从暗室里推进推出,进行遮光处理。就这样熬到了9月中旬禾苗抽穗结实。

他却发现,这48个“孩子”长得参差不齐,高的比他个头还高,矮的才刚到膝盖,且“发育期”先后也不一致。如何让杂交后代尽早稳定,成了摆在颜龙安面前最大的难题。

带着疑问,他慕名去请教华南农学院教授张馨。可恰逢张馨出差,他一路从广西追到云南。颜龙安记得,张馨一边上下打量着他,一边说,“小颜,你这种刻苦的精神十分可嘉,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好成果。”

“张教授给我的启发很大。他指明,选择株型形态像父本(即保持系)的进行回交,稳定可能更快。我恍然大悟,在此后的选育中只选择穗型、粒型、株型都像父本的不育株。这缩小了选择范围,也更节省时间。”颜龙安说。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颜龙安和其他研究人员春在萍乡,冬奔海南,一年选育两次。在海南加代育种时,不时遭遇台风,在台风来临前,他们要把实验禾苗一株一株挖起来,用脸盆、门板运到山上,台风过后再运下来。

1972年冬,颜龙安带领团队终于育成了“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并开始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他成为我国首批“野败”不育系育种第一人。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1982年至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增产稻谷1874.4亿公斤。

贯穿一生的水稻情

“从25岁第一次接触水稻起,这一生都无法脱离水稻研究了。”颜龙安说。

1992年,颜龙安因为脑部长了一个鹅蛋大的瘤子,需要到北京做手术。他打着点滴上了开往首都的火车,临开动时忽然急切地问妻子:“我晒在屋顶上的种子你帮我收起来没有?”

妻子看着随时有可能脑部大出血的丈夫,气鼓鼓地回答:“没有。”

那些种子中有10粒是他选育出的显性核不育杂交后代,他急得要拔掉针头。妻子心痛地责怪他:“你命都难保了,还想着那些种子,是不是疯了?”一路上,颜龙安都在企盼萍乡不要下雨。

一下火车,他第一件事就是给在家的孩子打电话:“把杂交种子收进来,保管好!”

与水稻脱离不开的,还有颜龙安的孩子们。颜敏、颜稻、颜雄、颜成,他们的名字中暗含着这位父亲的期许——尽快取得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成功。

如今,颜龙安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超级稻研究。他们把收集到的1000多份野生稻和优异种质资源作为基因源,从中提取高产、多抗、优质、适应性广等有利基因,将其集成到现有优良品种中。

他说,“在大家吃不饱的年代,高产是杂交水稻的第一要求。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求科研人员把水稻品质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对品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中国科学报》 (2019-12-0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