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7
选择字号:
高校在就业服务上不能缺位

 

李锋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近期《人民日报》刊文揭露关于大学生求职咨询课程的乱象,很多大学生面临求职压力时,竟然会付上千元的费用去求职平台接受所谓的求职培训。笔者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完全不赞成”。

首先,对大学生求职进行充分的指导应该是大学或院系应尽的职责,因此,大学生不应该,也不需要通过付费来进行求职准备。其次,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收入来源,让大学生花费上千元接受求职培训,相关机构有恶意收费甚至诈骗的嫌疑。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付费求职培训机构无助于学生的求职,这些平台非但在提供职位信息上没有任何优势,相反还有天然的劣势。求职信息对大学生求职是最关键的,但是用人单位不会联系求职培训机构,而是会去联系高校。所以,相关监管机构以及大学生本人应该对求职培训机构保持充分的警惕性,避免大学生还未走出社会就遭受权益的损失。

之所以出现付费求职平台上发生多起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案例,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可能是大学缺乏对学生的求职或者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导致对就业担心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无所适从,只能病急乱投医;其二,一些机构基于大学生求职难的大背景,故意制造焦虑,甚至故意制造骗局,诱导学生付费培训。

笔者曾经做过很多关于大学生求职准备、求职过程与实际就业结果的研究,发现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求职准备,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最终找到工作的概率以及提高找到工作的起薪与满意度等,求职过程中寻求教师、同学、校友的帮助也能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但是笔者发现,求职过程中花费更多的金钱成本并不一定能对毕业生的求职带来正向的帮助,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其可能在学生求职过程中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什么求职过程中花费更多的金钱成本,反倒可能对求职产生负面效果?这是因为,求职者漫无目的地花费大量金钱在求职上,比如制作精美简历、购买豪华服装、乘坐昂贵的交通工具,以及付高昂学费参加所谓的求职培训班等,相比那些善于借助“物美价廉”的信息渠道(比如学校或者老师的介绍)的毕业生,后者尽管在求职上花费并不多,求职的效果与效率却明显更高。除此之外,漫无目的“广撒网”不但可能花费巨大,而且可能在繁杂的求职信息中迷失自己,从而无助于毕业生找到工作或找到质量更好的工作。

基于此,笔者建议,毕业生为了能在庞大的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尽快找到工作、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应该采取“精耕细作”的策略,避免花冤枉钱。具体而言,有两个建议:

其一,在求职前、求职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自己未来想在哪个城市发展、在哪个行业发展,自己预期满意的工资、自己预期工资的底线等,如此有助于提高求职的针对性,减少求职的盲目性。而且,一旦有好的工作机会,更容易把握住,避免患得患失。

其二,求职时多依靠校友、教师、同学甚至亲朋好友,因为这些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本。通过这些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求职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与金钱,还有助于提高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的概率。

除了对大学生个人的建议外,笔者还呼吁大学的就业服务绝对不能缺位。大学对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不单单是在最后一年提供签约、户口、档案,举行校园招聘会,吸引用人单位来学校进行宣讲等,还应该全员、全程、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其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提供就业咨询;其二,鼓励任课教师、导师等参与就业工作,比如鼓励教师在对外的各种交流工作中,有意识地走访就业单位、向就业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其三,学校或者院系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就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与就业市场有更多的接触与了解;其四,发挥校友的就业引导、就业推荐作用。

总之,毕业生收费求职平台的出现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焦虑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些高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服务上存在片面与缺位的现象。为了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对一些收费求职平台的诈骗行为进行监管,高校应该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中国科学报》 (2019-11-2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