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0
选择字号:
国产商用飞机进校园
——感受中国制造的力量

 中国商飞工作人员向中航大学生介绍ARJ21-700    庄锦涛摄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近几日,深秋的北方正逢大风降温,然而,在中国民航大学(以下简称中航大)的校园里师生们却热情洋溢。

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主办的“国产商用飞机校园巡展”首站便来到了这里。

在这段时间,校企双方组织开展了大飞机讲坛、学术研讨、校园路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并邀请中国商飞ARJ21系列总设计师、C919大型客机首飞机组成员、ARJ21飞机飞行教员、成都航空管理人员及优秀校友等与在校师生交流分享。

丰富活动点燃寒冬

尽管天气寒冷,但在中国民航大学北区学生中心广场的路演区,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

路演摊位分为作品展示区、创意体验区、模拟飞行区等,每一个区域都有师生举办的相应活动。其中模拟飞行区就迎来许多参观者前来体验。

“我们今天迎来了许多对飞行感兴趣的参观者,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通过我们的设备体验飞行起降的过程,对于零基础者,我们还会给予指导训练。”摊位中的一名中航大学生说着拿出手机,向《中国科学报》展示了上午体验现场的图片,“其中有很多小朋友也被吸引,亲自体验了一把模拟飞行”。

国产大飞机VR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不少学生在虚拟的C919飞机客舱中环顾四周,感受国产大飞机带来的震撼。

“我平时都很关注国产大飞机的发展,这次VR体验让我对C919飞机客舱有了初步的认识,看到我们的国产大飞机,我感到特别自豪。身为‘准民航人’,我希望自己将来能为民航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飞行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张天译分享了自己的体验感受。

而在此次路演特设的校园招聘区,前来咨询的学生更是排起了长队,中国商飞HR团队在现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学生介绍中国商飞的相关招聘要求,为有国产大飞机梦的学生答疑解惑。

路演现场除了大飞机驾驶舱与客舱VR展示、体验交互式培训、校园招聘外,创新作品展示评比、民航知识竞赛、舞台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三天中轮番上演,“点燃”了中航大师生的热情。

零距离感受国产商用飞机魅力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是此次巡展的亮点之一,吸引了众多师生及校内外人士前来参与,而这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数飞机静态展示。

巡展期间,ARJ21飞机在中航大机库内进行了静态展示,学校分批组织师生代表登机参观,零距离感受这架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的魅力。

“我们登上了国产商用飞机ARJ21,亲身感受机舱内外的空间及设置。这架飞机的机翼设计、机舱构型很先进。试坐体验后我们发现,机身长度一样的情况下,这架飞机客舱更宽敞、更舒适,我为祖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中航大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李朗登机参观体验后十分振奋。

事实上,在ARJ21飞机研制成功的背后,也有着中航大师生的付出和努力。据了解,中航大作为国家适航攻关专项唯一技术支持单位,参与了国产飞机ARJ21、C919等国家重点型号审查任务,协助中国商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性技术评估和适航工程体系。

近年来,中航大立足深层次适航审定技术研究,融合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已形成了11项独有的核心研究能力,为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适航审定工作和民机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创新形成的现代飞机系统、设备和综合复杂系统安全性审定技术研究方法,为ARJ21、C919、AG600等多款型号的国产飞机提供了有效验证,提高了我国机载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及验证能力,并直接支持C919大型客机的设计、验证与适航审定以及CR929远程宽体客机的适航审定工作。

现场聆听大飞机制造者心路历程

除了上述体验、竞赛等活动,作为“同心筑梦大飞机”国产商用飞机校园巡展活动之一的“大飞机讲坛”第一场也在中国民航大学开讲。

讲坛以“国产商用飞机的研制与运营”为主题,其中,ARJ21系列总设计师陈勇以《商用飞机创新之路》为题,诠释ARJ21飞机研制团队的初心和使命,讲述ARJ21飞机适航验证的峥嵘岁月;成都航空公司党委委员、国产民机高级专务张放,中国商飞公司试飞中心C919飞机试飞员聂飞,中国商飞公司客服公司ARJ21飞行教员分别以《ARJ21飞机商业运营》《中国民机发展与试飞》《国产商用飞机飞行员培养》为题分享自己在飞行事业中的心路历程。

“一代代民航人倾尽心血、坚持创新,迎来了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飞机,希望毕业后到航空公司能够驾驶国产民机翱翔蓝天。”飞行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高源泽聆听讲座后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而航空工程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研究生刘鹏则深刻感受到大飞机研发的不易。“研发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研究的方向是航空发动机智能诊断,中国的国产大飞机已经飞上蓝天,需要更多优秀的航空故障诊断方面的专家以及发动机智能诊断者,未来我想到一线去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助力国产大飞机飞得更高更稳。”

《中国科学报》 (2019-11-20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