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吴奕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0
选择字号:
苏大学京江学院:
柔性育人与“立交桥”办学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吴奕

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建院的20年中,最值得言说的一件事,就是姚逸正申请进入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大概没有人料到,姚逸正本科毕业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凭借着本科打下的厚实专业基础,顺利考进专业排名全国第一的院校硕博连读,才有进入哈佛医学院这个世界顶尖殿堂的机会。

日前,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建院20周年发展大会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京江学院院长路正南透露了人才培养秘诀,“20年来,我们梳理了9字真言——应用型、差异化、国际化,建立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差异化、学生培养差异化为主线,以国际化为特色的‘121’人才培养模式。而对姚逸正的培养就是‘2’中的‘1/2’。”

可做“学霸”,也可做“达人”

相对于中国其他省份,江苏高考成绩一分之差、排名千里导致的“高分低报”的现象尤为明显。

姚逸正当年正是一名高分低报的考生,对于“姚逸正们”而言,平时成绩相对好,只是考试发挥欠佳,他们来到京江学院就读,学习的状态和诉求与普通学生大不相同。

了解了这部分学生内心的苦闷与需求,京江学院决定“因材施教、柔性育人”。“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各成其才,你可以做专业‘学霸’,也可以做创业‘达人’。”路正南说。

论坛上,据教师代表、京江学院教授朱伟兴介绍,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学院探索了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使平凡的学生不平凡。

对于优秀的学生,该院通过开设培优班,优生优培,强化学科理论基础,为有深造诉求的学生开辟了成长“快车道”;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尊重个性发展,则开设各类学科竞赛的辅导培训,引导和鼓励学生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创造佳绩,从而建立自信。

在“3+2”高考模式下,一些理科生高考只考了地理、生物,没有考化学,入校后学习化学检验会感到很吃力。学院便组建了高中与大学的知识对接班,给有类似需求的学生补课。

荣获“2018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的王健,便是在对接班中冒出来的典型人物。站在讲台上从容授课的他,实际上是京江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他是师生眼中的“数学奇才”,不是教师却胜似教师,总能用朋辈的教学语言,迅速化解同学心中的疑团,自授课以来,吸引了3000多人前来“课堂”听课。

学业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前来参加论坛的京江学院毕业生周君君如今是一家教育机构的创始人,回忆上学时,他最感激的是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母校给予的格局、思维、合作、沟通等方面的历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京江学院,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有本科生导师、辅导员,但怎样都离不开一个团体——学习中心。

20年寒来暑往,学习中心的优秀教师、老教师们就像老中医“坐堂把脉”,为学生们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诊病”“开方”。从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到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从第1篇学生论文到第100篇学生论文发表……在这里,“伯乐”们挖掘了无数好苗子。

大会上,校领导将大红花别在他们胸前。他们当中有1999年首批督导,几位老教师已超过了80岁。一代人兢兢业业的育人故事,对于后来者是榜样,更是启发。

跳出办学“单行线”

“新建本科院校的模式探索,应是‘繁花盛开’而非‘一花独放’,是‘生态系统’而非‘单一物种’。”在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顾永安说。

近年来,在我国陆续涌现出常熟理工学院“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 厦门理工学院“亲产业大学”、合肥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合肥大学”等模式。那么,属于京江学院的探索又是什么呢?

“我们要跳出办学‘单行线’,纵向贯通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横向依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及中外合作,扩展职业教育广度和深度,打造国际化、立体式、全贯通的‘立交桥’特色办学模式。”路正南说。

建院20年来,京江学院前18年在校本部,长期依存于母体高校江苏大学,于己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立交桥”四通八达、接口众多,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愿景,在路正南看来,须借助外力推动应用型转型发展——与中职合作,采取“3+4”模式,打通中职与本科渠道;与高职合作,采取“3+2”的模式,打通专升本渠道;与企业合作,采取“3+1”模式,进行嵌入式培养;与国外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眼下,一些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仅在3年普通培养后、临毕业前加入实训,这样的做法为学界诟病。实际上,架构好“立交桥”,过程中的应用型建设,更值得办学者精心设计。

以实验室改造为例。过去京江学院与江苏大学共用学术型实验室,将课堂与实验室割裂开来,这显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室经改造后,京江学院实现了课堂和实验室有机融合,于是课上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在机械实验室里,学生一边上着课,一边动手操作机器。

实验室改造还有一个更深远的设想。过去,京江学院与国际高校合作采取“3+1+1”模式,通过后两个“1”,帮助学生获得国外高校硕士文凭。“现实中最大的瓶颈是,非英语国家遇到的语言障碍,导致师生授课、听课难。我们正在致力于与德国、奥地利等国高校、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把外国师资吸引到中国的实验室、课堂上来,争取将两个‘1’放在中国培养,让未来的‘立交桥’畅通无阻。”路正南说。

《中国科学报》 (2019-11-20 第2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