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3
选择字号:
447件作品角逐第十六届“挑战杯”终审决赛

 

本报讯 11月9日晚,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幕,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通过了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在此一决高下。

本届竞赛在赛事机制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参赛作品全部实行公开答辩,并鼓励参赛学生观摩学习,促使赛事成为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大课堂;优化了“优胜杯”产生机制、“优秀组织奖”评选机制,引导高校及地方团组织积极开展校级赛事,坚守广泛育人初心;作品执行赛前公示制度,对不诚信参赛行为“一票否决”,打造公平公正竞争平台。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通过视频方式寄语青年学子,要有梦想、要创新、要实干,面对挑战、敢于挑战、赢得挑战;航天员刘旺少将现场讲述了载人航天精神;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崔吉俊少将与各主办单位领导共同启动比赛。

据悉,“挑战杯”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6届,实行校赛、省赛、国赛三级办赛模式。30年来,“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走出了2位院士、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挑战杯”竞赛涵养了科学精神、接受了科学启蒙、激发了科创热情,为走上科创成才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每届竞赛都吸引2000余所高校、200余万大学生参与,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决赛期间,主办方还同步举办了高端学术报告会、社会开放日、“挑战杯”沙龙等活动。(王之康)

《中国科学报》 (2019-11-13 第2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