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籍利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21
选择字号:
怎样才算尊重审稿人

 

■籍利平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审稿人的大力支持。有的审稿人,同时为多种期刊效力。这样的审稿人,往往是业内的中坚力量。有些资深审稿人,则会成为科技期刊的编委,在期刊影响力和作者群的扩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的作者,多次投稿、不断成长,也有机会成为期刊的审稿人、编委等。

科技期刊编辑部对审稿人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做法上差别却很大。有的期刊酌情支付少许稿费;有的期刊发放“审稿专家”聘书;有的期刊在每一年度的卷终公布审稿专家的名单;有的期刊不仅公布名单,还公布审稿人所属的机构。因为在同行中,出现同名同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公布审稿人机构名称的做法更为严谨。

有的期刊编辑部,对于审稿人审阅稿件的最终处理结果,篇篇都有反馈,这是颇受审稿人赞赏的。审稿人每年会审读许多稿件,没有精力追踪自己付出心血的稿件下落。期刊编辑部和作者是完全采纳、部分采纳还是没有采纳审稿人的意见,通过发表的稿件是可以看出来的。有些认真细致的作者会在修改稿中加批注,说明采纳修改意见的地方是如何修改的,也会给出无法采纳修改意见的理由。这显然对编辑部、审稿人都是有益的。

如果审稿人可以及时收到所审读稿件的“见刊版”,对于他以后的审稿也是有帮助的。审稿人的意见为何有的作者全部采纳了?为何有的作者基本没有采纳?为何有的作者在A刊得到修改意见后没有修改,而改投B刊后“原封不动地”刊发了?这些问题,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因素在。

一般来讲,审稿人的学科综合水平不会低于所审稿件作者的水平。笔者曾经手过一篇非常不错的长论文,作者是某知名院校教授,稿件被匿名送给另外一个知名院校(恰巧同龄)的教授审读,得到的竟然是比较尖刻的否定意见。意见文本虽然经过编辑的“磨去棱角”处理,作者的答复仍然是无法认可审稿人的意见。经过两次修改,稿件仍然没有得到审稿人的正面评价。稿件最终没有录用,非常可惜!

笔者还遇到过这样的现象:一位教授审稿后返回的意见非常简单,就一句话“不予录用”。编辑部为了慎重起见,电子邮件询问了情况,请求再审一下。实际情况原来是——审稿人出差外地、比较忙,又不好意思拒绝审稿,就请同事代劳了。这个同事就简单化处理了。最后,这个审稿人致歉之后,返回了详细的完善意见,稿件最终被录用了。

出现这种简单否定情况的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作者正好与审稿人的“学术利益”有冲突,审稿人认识作者,对作者有偏见,不愿意看到自己审读的稿件发表或者较早地发表。审稿人的意见不会因为再审改变的,也会出现不公正的审稿结果。

反之,如果一篇稿件得到的审读意见只是简单的一句“建议录用,直接见刊”,并无具体的完善意见,审稿人的态度或者工作就需要质疑了。这样的“简单意见”编辑部应该分析一下。莫非是编辑部的保密工作有疏漏?莫非是审稿人知晓了作者姓名且他们关系不错?

在处理审稿人意见时,作者经常会遇到“修改后再审”的建议。审稿人往往会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还会关心这些修改意见是否被采纳了。笔者认为,这是比较负责任的审稿意见,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指出了具体的完善意见。“修改后再审”意味着论文有修改和完善的价值。这些意见有时候作者觉得无法完全采纳,换句话说就是修改起来难度比较大。

有的作者对审稿人难办的意见视而不见;有的作者采取拖延战术——反正稿件已经录用了,不细致地修改也“问题不大”。

还有的稿件在“修改后再审”后的审读意见,仍然是“修改后再审”。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微妙的。如果作者修改不到位,那么审稿人对作者的改稿态度、耐心等可能大打折扣。这时候,如果作者仍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审稿人修改意见,被拒稿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当然,不排除少数讨巧的作者不修改稿件不是没有能力修改,而是修改能力很强。他修改后的稿件,压根就不计划给最初的投稿期刊,而是心中另有打算。最初的投稿期刊,不过是他进步的“跳板”。

两次“修改后再审”的稿件被拒稿,对于编辑部和审稿人是极端不利的——劳动与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对于“故意”骗取审读意见的“聪明”作者,编辑部与审稿人会“刮目相看”。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聪明”人是得不偿失的。业内的圈子就那么大,同行期刊即使没有互换样刊,也会互相关注的。资深编辑、资深审稿人都会留意自己经手的、印象深刻的稿件之下落。而“东窗事发”的作者(及其合作者)就会处境尴尬。

无论编辑部或者作者是否采纳审稿人的意见,及时反馈结果都是可取的做法。对于编辑部来讲,反馈审稿结果(寄发包含所审稿件的样刊、抽印本或PDF格式文件)的确增加了工作量,可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时间、精力与经济成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作者虽然不知道审稿人的名字,无法当面致谢,但可以传播审稿人的敬业精神和对论文的完善意见,扩大受益人的数量,这是对审稿人的最大尊重和褒扬。

即使最终题名与初始有所变化,稿件的主体部分,也仍然是编辑、作者、审稿人沟通的“桥梁”。审稿人无需知道具体的作者名,只要知道他与合作者的研究内容、细节、结果,就可以把握稿件作者所属机构的研究水平、发展潜力等。编辑也会通过处理的某机构作者群的稿件,感受到这个机构的学术水平、学风等。

当前,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作者、学术编辑、审稿人出现在一个学术分论坛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在交流现场,曾经充当“桥梁”的文本可能会再次充当编辑、作者、审稿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编辑、作者、审稿人出现在同一张合影中的一幕,也许就在谈笑间上演了。当然,不排除这样的镜头出现:一位作者在某次联合实验中遇到了十几年前的审稿人。审稿人也记得自己所审稿件,此稿发表后他比较关注、曾经引用。他对终于见到面的作者直言不讳:“你的某某稿,是我审的……”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中国科学报》 (2019-10-21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