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18
选择字号:
从《走近科学》停播思考如何走近科学

 

■王大鹏

要和《走近科学》说再见了!曾经有那么一段,因为收视率主导,它打着科学的旗号,以伪科学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但正是这样一条崎岖的道路,说明了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凸现了科学与媒体之间的张力。虽然《走近科学》戛然而止了,但是我们对科学的普及不会停歇!

1995年5月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随后,电视成为科教宣传的重要手段。1998年6月1日,日播科教节目《走近科学》栏目成立,并在央视一套播出。2001年7月,《走近科学》改由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应该说,在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手段远不及今天这么丰富的时代,《走近科学》为公众提供了一档必要的科普大餐,是电视科普方面的一个典范。特别是作为一个科普的低端产品,填补了科普电视较少涉及乡间受众的空白。

被收视率扭曲的发展方向

2003年,《走近科学》因为收视率不佳受到黄牌警告。次年3月,节目表现形式从报道科学问题、解释科学事件,转变为关注和报道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以及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

虽然初心不改,但这种转变却招致了各种批评,包括“打着科学的旗号,以伪科学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用科学‘羞辱’了我们的智商”,以及“打着科学幌子的人造闹剧”等等。

在对该节目口诛笔伐的同时,也许我们该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939年5月,邓拉普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为了吸引和抓住看不见的观众的注意力,有必要在每一帧中竭尽全力地纳入趣味和多元性。”虽然科普节目应该趣味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度娱乐化,一档叫好又叫座的科学类电视节目一定是把信息传播与趣味结合起来的。

但是电视这种媒介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在将科学与电视节目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充满着科技工作者与电视从业者之间的矛盾——科学家接受的节目类型和内容,在电视从业者看来往往对观众缺乏吸引力;而电视从业者提供的“科学产品”也往往会让科学家感到难以接受。因此,“最终出现在电视上的科学是各方与通过遥控器施加影响的电视观众进行讨价还价的结果,包括科学家、机构管理者、电视管理者和制片人、愿意承担节目费用的基金会和公司。”一言以蔽之,收视率左右了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经过改版之后的《走近科学》,收视率应该有所提升,但是它却让我们再也无法“走近科学”了。

出路在何方

2016年受聘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的《走近科学》栏目主持人张腾岳,在当年的全国科普日期间做客人民网,他在访谈时所表达的一些观点也许能让我们去反思科普的出路。

他认为电视的主要功能不是做科普,而是获取资讯和娱乐;当前的科普模式也需要有所跃迁,并不能单纯地拘泥于传教式的灌输;当我们把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的时候,科普的氛围一定会大有改观;科普也应该是泛在化的,并不能拘泥于一次活动,或者一档节目。

那么,后《走近科学》时代的中国科普该走向何方呢?或者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如何去反思中国科普的发展之路?

首先,科普的理论与实践都需要提升。在电视时代,科普中的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非常明晰,正如美国学者马塞尔·拉夫莱特在《美国电视上的科学》一书中谈及的:“与其说电视逐渐演变成了教育的动态工具,还不如说它改善了教育方法。这种结果给电视媒介如何呈现、吸收和改变大众科学带来了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勃兴,传与受这种二元关系受到了挑战,媒体结构也逐渐被消解。在此背景下,我们的理论与实践都需要提升,科学传播模式、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甚至是公民科学模式愈发明显,但这并不意味通过电视等手段来开展科普不再必要了。

如今,媒介融合发展的势头正猛,一些渠道和平台也尝试着寻求突破,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中国的新闻舆论机构和思想文化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应该承担起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与义务,这既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举措,也是贯彻《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其次,科普的氛围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塑造。科学普及并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科学家来完成,它需要科学共同体、媒体机构、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科学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其他领域之外,它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普及一定会蔚然成风。

再次,科普的理论与实践需有机结合。当前的科普已不是少数明星科学家的保留战场,它是由许多全职传播者与众多热心志愿者一起组成的领域。虽然科普的实践者与研究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隔阂,从业者和研究人员之间交流较少,而且人们长期担忧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科学传播研究与“接地气的”的实践无关,也难以产生有生命力的学术。

近几年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参与制作播出的一些科技节目,抖音、快手以及微博视频等平台上活跃着的网络科普达人,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普及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那么,我们的理论研究可否敏锐捕捉到这些现象和背后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呢?

《走近科学》的停播,并不意味着利用电视这种手段开展科普的脚步会停滞,它或许会激励更多的媒体人去思考和求索,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电视来开展科普的方式与方法。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9-10-18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