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璐 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9
选择字号:
闻鸡起舞二十载

王金玉指导研究生分析实验数据


王金玉及其团队领奖后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 扬州大学供图

 

■本报通讯员 虞璐 记者 王方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扬州大学教授王金玉激动地写下了一位投身农业科研40年的获奖者的心里话:“立足产学研,论文写大地。感谢党恩泽,永不忘初心。”

王金玉虽已年近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坚毅。为了育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黄羽肉鸡新品种,奋力追逐他个人乃至中国畜禽界的光荣梦想。为此,王金玉带领团队已孜孜不倦地奋战了二十多个年头。

二十多年来,王金玉团队走遍大江南北,辗转在万千个鸡舍间,度过了无数个闻鸡起舞的日夜,整理了满满一屋子的研究资料,首创多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育种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由王金玉领衔完成的项目“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农学会专家组认为,王金玉团队培育的京海黄鸡,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优质、早熟、抗逆、产蛋多的新品种,有力提升了我国肉鸡种业核心竞争力,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打破垄断 中国要有自己的品种

我国是鸡肉消费大国,每年消费量达100多亿只。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优质肉鸡逐渐成为城乡人民消费的主流肉食品之一。

“目前,我国肉鸡产业份额的一半被国外白羽肉鸡垄断,市场需求虽然与日俱增,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种长期处于空白。”王金玉介绍说,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黄羽肉鸡配套系是以国外引进的隐性白羽肉用品系为母本杂交而成的,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肉鸡的需求。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后,欧盟农业新政策规定,今后“动物育种目标主要是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和抗病性,而不再是产量”。

“无论是国内市场需求,还是国际竞争需要,我们都必须要培育出中国人自己的优质肉鸡品种。”王金玉从来都是敢想敢做、脚踏实地的人。

1993年,王金玉主持的项目“鸡EAV-DNA指纹图谱中条带J为标记的选种选配研究”获批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瞄准肉鸡育种的基础技术,自此,王金玉开启了他漫长而艰辛的育种之路。

从一心报国的海归青年到银丝满头的畜禽专家,从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到“退而不休”的科研“大咖”,二十多年来,王金玉的决心从来不曾动摇,目标从来没有更改。

“我们一定要培育出一种不含外血、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好、肉质鲜美,并且适合产业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二十多年来,这个梦想伴随他日日夜夜。

攻坚克难 京海黄鸡一鸣惊人

“想要培育出优质肉鸡新品种,必须要解决肉鸡育种中多性状间遗传负相关选择效应相互抵触、活体选择肉品质难、地方鸡就巢性强难以产业化等突出难题。”王金玉介绍,为破解这些难题,他很快便联合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畜牧总站建立了攻关协作团队。

团队建立后,如何遴选遗传素材成为绊住他们的第一大难题。王金玉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花费了近3年,走遍了江海平原的20多个县市,翻山越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最终遴选出5个比较理想的地方鸡作为基础群。同时,团队还创建了血缘、分子标记等9个育种资料信息库,实现肉鸡育种全程精细化管理。

“在选种日,我们一天要从1万多只鸡中选出2000只留种,每只鸡要从头部到腿部进行全面鉴定。王老师每次都亲自上阵,每一只鸡都要从他手上过一遍。”谢恺舟是王金玉团队的一员。他说,一天工作结束,王金玉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很多时候我们都干不动了,但一看到王老师的身影,大家又重新振奋起精神”。

“基础群就巢力高、产蛋少是困扰我们的第二大难题。”王金玉介绍,所谓就巢力就是民间所说的“抱窝”。我国地方鸡平均就巢率约40%,要提高肉鸡的繁殖力,就必须改变地方鸡就巢性强的特性。

针对这一难题,王金玉团队耗时3年创建肉鸡就巢性选择模型、约束指数选择模型和分子设计辅助育种平台,有效破解了地方鸡就巢性强、繁殖力低的技术难题。其中,团队首创的就巢性公、母鸡同胞选择技术模型,成功使就巢率从48%降为0%,消灭了就巢性,提高了产蛋数。

“如何平衡优质黄羽肉鸡长速、肉质、繁殖性和抗逆性的关系也是重要难题。”王金玉说,团队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首创了DNA指纹J带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肉品质间接选择模型和抗球虫病选择指数模型,使选择群抗球虫指数提高56.1%,有效解决了活体选择肉品质的难题,实现肉鸡多性状跨越改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京海黄鸡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终审,成为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优质肉鸡培育品种。

“与国内外其他肉鸡品种(配套系)相比,京海黄鸡肌肉嫩度好、肉质鲜美,开产日龄提早30天以上,66周龄产蛋数达198个,平均多44个,并且具有适应海洋性气候、抗湿、抗病等特点。”王金玉介绍,截止到2014 年,京海黄鸡繁殖性能在国家已审定的31个肉鸡品种(配套系)中排名第一。

科技惠民 推广种苗2.69亿只

“畜牧学是应用型学科,将成果和技术用之于民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的价值。”王金玉带领团队虽然已成功育成京海黄鸡,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

在成功育成京海黄鸡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创建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产学研协同联动服务带动型模式,实现全程质量控制,提高了养殖效益,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品种支撑。

自2014年起,京海黄鸡连续3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主导品种,目前已在全国11 个省市推广种苗2.69 亿只,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之高,推广模式之新,使其成为农业农村部提倡在全国推广的“服务带动型”农业产业化体系。

正如王金玉所说,科技的研发最终是要农户获利,京海黄鸡完全具备这一优势。“京海黄鸡不含任何外血,开创了我国优质肉鸡新品种培育的先河。不同于配套系的是,农户可以把京海黄鸡作为种鸡繁殖,也可以作为商品肉鸡生产。另外,它还可以作为遗传素材改良其他的品种。”王金玉介绍说。

如今,已年近七旬的王金玉仍密切关注我国畜禽行业的发展,常年在各地奔走,参与研究禽类等优质品的培育。当被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时,他说了八个字:“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王金玉将带领着科研团队,继续加大对京海黄鸡的推广和新配套系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京海黄鸡的遗传性能,培育适应不同消费市场的新类型,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健康和放心肉鸡的需求,为农民致富提供更具经济价值的品种支撑,为助推乡村振兴努力贡献他及团队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9-01-29 第5版 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