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
选择字号:
中外学者《自然》发文
提出循环经济全球化政策建议

 

本报讯(记者黄辛)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耿涌和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教授Joseph Sarkis、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Raimund Bleischwitz提出的循环经济全球化政策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这是中国学者聚焦循环经济全球化的前沿研究,也是第一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资助下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均为同一位中国内地学者的政策性文章。

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弃物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失控、水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预计2050年全球资源需求将翻番。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已经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但各国循环经济项目都是基于各国自身情况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也是基于本国国情而缺乏全球化考虑,跨国之间的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建立,造成全球产业材料回收再利用率仅6%,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循环经济突破各国地域的局限,开展全球化的紧密合作。因此,各国政府急需开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通过对全球产业体系进行系统性革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全球化。

为此,研究者提出了循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指出,随着可持续材料、新市场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多数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方案有利于节约材料和能源并减少废弃物和碳排放,例如以铝业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已经开始在全球尺度进行物质流管理,提高其循环效率。但是,碎片化的循环经济举措和循环经济网络还相对单薄,关于物质存量、流量和产业生产成本、效率的精确、可追踪的安全数据仍非常稀少,国际化的循环经济整合发展方案亦相对缺乏。这些都会限制循环经济效益提升,阻碍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和政策优化。

耿涌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的这项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全球化策略,鼓励构建包含物质、水、能源等资源流量和存量的全球数据库以管控资源利用情况,倡导建立全球化的循环经济知识共享平台,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国际联盟,积极开发循环经济绩效测量、报告、核算标准和未来产品的循环化标准,并呼吁国际政策制定者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多种途径来强化规则、解决争端、制定标准。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d41586-019-00017-z

《中国科学报》 (2019-01-1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