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永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6-25
选择字号:
精神洗礼 人生成长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田永秀

2010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作为一项国家行动正式启动。2011年,我参与了林为干院士采集工程项目,见证了全过程。2013年,我有幸作为沈志云院士采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更全面、深入地参与了采集工程。在做“采迷”的五六年时间里,我经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巨大“成长”。

首先,采集工程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采集工作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管理者认真负责。采集工程强调“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采集工程采集的对象是备受推崇的老科学家,但采集工程却反对以宣传方式来拔高老科学家,主张实事求是,撰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信史”。如此,才能撇去浮华,让老科学家成长经历中真实的、有价值的经验沉淀下来,为民族的进步提供借鉴。这种理念让身为历史学工作者的我深感佩服。

采集项目参与者,最重要的素质便是责任心。而采集项目管理规范,各级管理者认真负责。我曾承担过多种科研项目,但是从来没有哪种项目的管理如老科学家采集项目这样规范和严格。立项前的培训、中期检查,到资料移交、项目结项、研究报告出版,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每一次检查不仅是有效的督查,也是一个彼此交流的好机会。中国科协负责此项工作的王春法书记,张藜、吕瑞花教授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员,都非常认真。对做得好的项目,不吝于表扬,对于做得不满意的项目,也毫不留情面;每每检查评估,不仅仅停留在指出项目的优缺点的层面,还想办法帮项目组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项目进行中的所有问题,他们都一一耐心解答,不厌其烦;馆藏基地验收资料时,更是毫厘不差,从资料编目到各栏细目,一一校对,逐条核实,最后双方签字确认。记得我在移交沈志云院士学术成长资料时,由于对资料移交的详细程度估计不足,仅预留了两天时间,馆藏基地的老师们不仅中午不休息,而且两天都加班到晚上10点多,让我们万分感动。

四川省科协作为采集工程项目的协作管理部门,负责本省采集工作的管理监督。负责此事的李梅老师尽职尽责,每次在中国科协检查前,四川省科协都会组织预检查,还组织采集工作优秀的小组在预检查会上交流经验。其间,李梅老师还带队到各小组巡查。四川省的采集工程项目整体完成水平较高,与四川省科协的有效管理直接相关。

采集工程规范严格的管理,让每一位采集工程的参与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采集工作的重大意义,不由自主地严阵以待。管理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完全改变了我此前因不了解情况而认为很多政府公务员在“混日子”的偏见。

其次,采集工作让参与者接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采集工程的要求非常高,特别规范,各种细节也非常烦琐,我曾经开玩笑说其要求到了“变态”的程度。采集工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过程。比如,口述访谈的音视频资料指标都是按广播级、超高清标准来要求,绝对不能出错。资料必须按时间排序,资料档号与资料必须一一对应。对于搞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平时的研究工作相对有些散漫,严谨性不够。因此,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的,走了不少弯路。资料编目本来是收一条资料做一条编目,最后按资料产生时间一排序,发现全乱套了,资料档号与资料本身根本对不上,看着一大堆的资料,真想哭。最后不得不花了好几天的时间重新一一核实。经过这次教训,参与者大多变得更加严谨、仔细,做事更规范,这对于改变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散漫习性是一个极好的历练。随着项目的进行,项目组成员养成了仔细的好习惯。就口述访谈环节而言,每次访谈前视频和音频的格式核对了一遍又一遍;项目组还准备了多个移动硬盘,多次备份保存数字资料,异地存放,唯恐出错。在保证要求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对采集工作更为用心,在很多细节上追求完美。如在口述访谈视频录制时,对灯光、背景等,都按科学家的学科专业进行了设计和布景,让视频画面看来更美观、更有寓意。

再次,采集工作让采集者经受了一次老科学家精神的“洗礼”,促进了自己的人生“成长”。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有很多规律和特质的。这些规律和特质,尤其是老科学家的精神世界,让采集者深受感染,对老科学家的景仰越来越“虔诚”。比如,在完成沈志云院士采集项目的过程中,沈院士永不放弃的精神就让我受益匪浅。沈志云院士的成长经历深刻地诠释了永不放弃的精神内涵。其永不放弃的精神内涵之一,就是不放弃自己的人生。“文革”结束时,沈志云院士已经年近半百。而他很悲哀地发现,不仅已经错过了进行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而且自己的知识结构都已基本过时。也许对很多人而言,也就放弃了,“混”着等退休。但沈志云院士并没有这么做。他从更新知识结构开始,学计算机,学英语,看文献,从没有因自己的年龄问题纠结和沮丧,反而浑身上下都充满“拼”劲,要把失去的时光追回来。1981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就“一鸣惊人”,成功入选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学术讨论会,成为入选参加该会议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引起了国际关注。1年后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为了验证计算方法他可以连续一周不出实验室,最终研究出了“沈氏理论”,成为他一生的重大标志成果之一,享誉世界。与沈志云院士相比,我们何其幸运与幸福,还有什么理由懈怠?!永不放弃内涵之二,决不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他的几大标志成果,其思想萌芽都很早。比如,他早在1978年聆听美国学者卞学璜来西南交通大学作学术讲座时,就萌发了要建立一个轮轨关系简单可行的算法和一个试验台的想法。最终,5年后,简单可行的算法研究成功;13年后,机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3年后通过验收,对中国高铁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高铁运营速度的执着,更充分体现了沈志云院士的永不放弃精神。2011年7月初中国高铁开始普遍降速运营,7月23日发生甬温动车事故,让社会舆论普遍质疑中国高铁安全问题。他无所畏惧,反复强调“7·23”事故不是高速铁路技术事故。他通过各种报告,利用各种机会呼吁中国高速铁路要跑回350(时速)。因为他认为中国高铁是按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设计的,跑时速350公里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最经济的。尽管他的观点遭到吐槽,但他未曾有丝毫犹豫和迟疑。时间一晃五六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中国高铁终于跑回了时速350公里。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陡峭的山路上,不畏劳苦,奋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老科学家就是以他们永不放弃的坚持与执着,不畏劳苦,不惧风险,努力攀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科技成果,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这种坚持与执着尤为重要。

总之,老科学家采集项目的成果是丰硕的,有形的成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相关的实物和电子资料、访谈视频等已经上交国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馆藏基地,研究报告已经出版;而无形的成果——老科学家的精神影响、从事采集项目的经验和体会等则成为了采集项目参与者的财富,影响深远。很幸运,我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的参与者。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与社会变迁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8-06-25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