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建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12
选择字号:
博物馆的观众究竟看到了什么

《观众眼中的展品--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研究》,宋娴等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严建强

在中国,博物馆在人们的文化与知识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这些来馆参观的观众在展览中到底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他们眼中看到和脑中记住的东西,是博物馆人在策展时想给他们的吗?设计展品、组织展览时设定的传播目的实现了吗?准确地判断博物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要开展专业的评估。

展览与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的工作在西方已经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念与技术。大约在40年前,中国也开始引入相关的方法展开结合中国国情的探索。一个重要的、前提性的工作是展开对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建立更合理、更精确的评估体系。《观众眼中的展品——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研究》,正是这一探索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以遗产类实物为主要展品的博物馆占据了绝大部分,大多研究针对这类博物馆,对科学博物馆涉及的并不多。但这两类博物馆还是具有较大区别的。

以遗产类实物作为主要展品的博物馆,展品是业已存在的,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是对这些展品展开阐释,所以展览评估的核心就是展览的阐释与传播能力。科学博物馆则不同,它的展品是制造出来的。所以,一个优秀的科学博物馆,不仅要有良好的展品组织,还涉及展品本身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这就决定了其评估的内涵更加广泛,也更加复杂,这就是为什么在讨论当代展品评估的现状时,本书作者会发出“聚焦于展品传播效能评估很少”的感叹了。或许正是这一遗憾导致了本书的问世。从本书的副标题“科学类展品传播效能评估研究”中也可以看出这一动机。

除此之外,对于当代展览评估的另一个不足,作者认为是“有评估目标、评估框架和建议的评估方法,但没有建立具体的评估体系”。正是出于试图在此有所突破的动机,作者在介绍了国内外展览评估的一般理论后,就着力探索科学类展品的传播效能,并力图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为建构准则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估体系。

本书作者在参考和借鉴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尤其是福尔克等人的“个人意涵图”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展品传播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模型的框架包含了三个二级指标:“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展品吸引观众情况”和“科学传播目的达成度”,其中“展品吸引观众情况”包含了“展品吸引度”与“展品吸引力”两个三级指标;“科学传播目标达成度”之下包含了“展品信息可见性”“展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展品信息影响力”三个三级指标,其中影响力一项又包括“知识概念数量变化”“知识概念准确性变化”及“知识概念层级变化”三个子项。本书对每一层级的指标都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及计算的方法,从而使评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量化的目的。

本书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这一套方法运用于实践中。并根据问题进行了多轮修正,从而使得体系更具有操作性和更准确。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操作的程序、步骤及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作者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包括上海科技馆“科学奇异果多思多美味”临时展览的两个展项“环保汽车总动员”和“身边的诺亚方舟”等案例。

本书在建立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既参考与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作出新的探索。这一探索在推动中国博物馆学超越泛理论研究的格局,增加研究工作的量化和精准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当代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

《中国科学报》 (2018-10-12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