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志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12
选择字号:
优秀科普图书有哪三个特征

 

■马志飞

今年7月,我的科普图书《石头记》荣获第九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这是该书在去年被评为2017年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之后再次获奖。欣喜之余,我也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科普书才算是真正的好书?我认为,一部优秀的科普图书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有趣,而不能过度娱乐化

在全社会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背景下,科普图书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想方设法增强趣味性似乎成了制胜法宝。当初创作《石头记》一书时,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王立刚编辑一再要求我:一定要把书写得好看。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在书中充分运用国内外有趣的地质学故事、中国古典科学文献《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以及民间传说故事来讲述岩石与矿物的科学知识,向读者详细讲述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宝石及矿物文化。正是以这种科学与历史、技术与传说相融合的行文方式,才使得《石头记》一书魅力大增,获得了广大读者和媒体的好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书市上有很多科普图书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诸如:忽略主流科学知识而刻意渲染花边事件的猎奇行为;突出图片弱化文字的本末倒置;平装、精装、豪华装甚至附带各种文创产品的过度包装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普图书本身的严谨性。《石头记》一书采用了古装裸背线装方式,原本是希望装帧样式更为新颖,但并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些读者觉得它背部裸露没有书名而提出意见,这也算是一个教训吧。

有料,而不能过度碎片化

在给一些微信公众号写文章时,我发现通常越是认真写的文章反而阅读量不高,而那些东拉西扯、轻松调侃的文章往往能获得大量点赞和转发。这是因为,很多人喜欢碎片化阅读,无论是明星八卦、花边新闻,还是幽默段子、恶搞图文,诸多碎片信息让我们养成了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习惯,不加思考地被动接受这一切。阅读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对内容体会的深度,长此以往,我们将很容易患上惰性思维症,阅读也不再具有文化意义,而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

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最高效的方式应该是有目的、系统化的阅读。很多学者主张应该给不同群体的人们开出一些不同的书目,以防大家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而要创作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我们就应当主动避免落入网络碎片文化的误区,一方面要坚持原创,有作者自己的成果和思想,另一方面要避免东拼西凑,需要前后连贯,自成体系。

有用,而不能过度专业化

有位喜欢收藏石头的读者朋友曾跟我说,他每次出外探险,除了必备的各种工具,总会带上我的《石头记》,方便随时翻阅。这让我很感动,能够让读者觉得这是一本有用的书,就是对作者最好的赞美和鼓励。

对于科普书的创作,有两个问题始终难以回避。

首先,是为谁而作。笔者曾与地质出版社合作策划了一部专门针对我国儿童的地质类百科全书,召集了十余名地学界专家耗时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可最后在申报有关出版基金时不幸落榜,而其中的问题就出在读者群体的定位,少年儿童的科普阅读应当以扩大知识面为主,而不是集中于钻研某一学科,地质这门学科相对冷僻,专业性强,系统而全面地向少年儿童普及地质知识的确有很大困难。

其次,是由谁来作。从事科普创作的人群,主要是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但科学家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学术式科普”的泥潭,倘若没有图书编辑的正确引导和策划,恐怕也难以创作出真正适合大众口味的精品。这些年来,我在科普创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编辑的指导,正是与编辑不断沟通与磨合,才逐渐实现了从“自我创作主导”向“读者需求主导”的转变,真正成为一个为读者而创作的科普作家。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中国科学报》 (2018-10-12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