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9
选择字号:
一流大学的“味道”

 

■彭渤

“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一经公布,某大学立马抢先宣布2020年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他们的信心很可能是凭借某些所谓“一流大学”的评判指标和定量标准。然而,按照这些指标和标准,只能是自称为“一流大学”。真正的一流大学不是凭这些而定的。一流的大学有的是一流的“味道”。这种“味道”可以感觉、品尝、体味,很难或无法用指标来衡定。

在笔者看来,一流大学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味道”。

首先是开放融合的“味道”。大凡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以开阔的胸怀,放眼世界;又以满腔的热情融入世界潮流。一流的大学都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授、博士和博士后科研人员,使得一流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紧紧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

笔者在丹麦G大学留学期间,整天在同位素实验室打拼、摸爬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年轻学子和令人尊敬的学长。在西澳大学访问期间的办公室有点像一个联合国办公室,今天来个秘鲁的、明天来个法国的。而澳洲国立大学地学院不但利用不同型号的SHRIMP离子探针进行高深地学理论研究,而且有世界著名的仪器开发商进驻学院研发、改正SHRIMP探针。

其次是引领潮流的“味道”。这几年,利用假期陪读的机会,笔者多次参观澳洲国立大学化学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虽然不懂化学,但笔者多次去他们的实验室。与地球科学学院的教授、博士和博士后科研人员的接触,发现他们都在做很具开拓性的工作。体会到了他们学院称之为“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的含义和“味道”。

没有引领潮流的开拓性科研和科研成果,一流也很难实现。故引领潮流的“味道”,是成为一流大学的前提和保证。这种“味道”是现有一些指标体系和标准很难把握的。

第三是充满活力的“味道”。一流大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冗长的行政管理体系,学院院长由学术威望很高的学者兼任,秘书完成协调学院教学、科研的各种事务。

当年在G大学国家同位素实验中心,50多在编人员的实验室(原地质研究所),就是由1个主任、1个副主任、1个学术秘书、1个财务秘书组成的所谓领导班子,维持实验室的日常运转。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学院很大,由地质学与农学(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笔者所在的农学(环境)院就是一个院长加两个秘书,应对学院的各种日常业务。由于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给人的感觉就是,学院到处充满活力。

而笔者当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留下的印象,他们的管理体制,十分类似于上述国外的大学、学院。可惜的是,国科大并没能在一流名单之列。

大学活力的“味道”,还体现在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在笔者看来,国内许多大学,基本上还是沿袭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体制。因此,大学活力的“味道”不是很足。

大学有了活力,有了开放融合,就可能引领潮流。就可能成为一流。而活力、开放融合、引领潮流等这些很具内涵的一流大学特质,不是凭借几个指标可以定量评价和评判的,更多的是可以感觉和品味他们的“味道”。

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先形成一流的“味道”吧!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中国科学报》 (2017-09-29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