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双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2
选择字号:
没有基金就不能当教授博导?

 

■文双春

最近有不少媒体在报道“‘90后’教授博导”现象。可观身边不少“青椒”在为职称焦头烂额、缺什么急什么——有人说教学工作量不够,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或班导师,有人说外语还没过,有人说差基金项目,有人说论文还差一篇……

这难免让人疑惑:高校评职称非得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备、样样精通吗?像“‘90后’教授博导”那样,仅凭论文就直接当教授和博导不行吗?

别的暂且不论,仅就与科研相关的基金和论文而言,笔者认为,无论是评教授还是博导,都可仅看论文不看基金,这样会更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教育和科学本身的发展。

首先,教授的基本职责是教学和科研,因此评教授必须有科研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做科研必须要拿基金吗?未必。爱因斯坦早期没有得到任何基金支持,但这并不妨碍他作出改变历史、影响世界的研究成果,他也是仅靠论文获得同行认可、奠定学术地位。当然,做科研也不一定必须发论文,但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独立成为一把衡量学术贡献和水平的尺子,而做科研如果不发论文,则必须为同行和评委提供另一种尺子。基金项目再多再大,从来没有被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同行作为学术贡献和水平的判据。所以,在教授的科研职责中,可以没有基金要求。

从基金和论文的关系看,现在的国家基金项目,大多靠论文争取,也主要以发表论文作为结题依据——科学基金支持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但问题是否发现或解决的依据主要还是看论文——说明论文是基金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就引出问题:同样发表论文,发表同样论文,一个花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钱,一个没拿过任何公共经费,或者一个花钱多,一个花钱少,哪个更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不拿经费做科研,这样的“雷锋”竟然活不了,少拿经费做科研,这样的“雷锋”竟然活不长,这样的评价体系有违社会的价值观。

也许有人会说,拿到基金,本身就是科学思想和学术水平得到同行认可的体现。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要建立在基金评审绝对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也常听说,拿到大钱更容易做出好科学。但统计显示并非如此。况且,如果科学问题靠钱能解决,那么评教授看基金才是合理的。

再来看评博导。许多大学按基金项目和经费多少审核博导资格、分配博士生招生指标。前不久听一位“青椒”说,一所大学的博士生招生指标按200万元每个分配(工科),这基本上把年轻老师挡在了博导门外,而某个大牛教授当年如果经费1000万元,则可获5个指标,该大牛可把这5个指标自主分配给手下的年轻人。这位“青椒”本来想跳槽到该大学,但一了解该政策后,放弃了跳槽念头。他想独立工作,不愿寄人篱下受别人管制,但这样又可能一辈子带不了博士生,当老师却没有学生带!

这种评博导的做法比评教授看基金更没道理,因为它相当于钱多多生、钱少少生、无钱不生的“生儿育女政策”,这样的政策在任何社会应该都是不被允许的。从“优生优育”角度看,应该让年轻人多生,但以钱多少分配“生育”指标的政策恰恰事与愿违。事实上,能拿钱并不意味着能搞科研,更不意味着能培养人才。试问,能拿大钱的“大牛”,又有几个还在科研和人才培养第一线?

相对而言,拿基金是为眼前的苟且,写论文是追求诗和远方;看基金让人感觉在鼓励获取,看论文多少有点儿在激励产出。所以,无论是评教授还是评博导,必须要谈基金或论文的话,那就最好是少谈点基金、多谈点论文。

高校在引进“90后”新人时能做到只看论文不看基金甚至不看其他一切,聘为教授和博导,相信这些新人的成长和发展将很快证明,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适用于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中国科学报》 (2017-09-22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