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庭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30
选择字号:
从杭州纵火案谈逃生困局

 

从火场布局认识逃生的困境与决策的失误。

■麻庭光

定居杭州的福建人朱小贞是一位幸福的主妇,拥有关心自己、且事业有成的丈夫,住着几千万元的豪宅,3个儿女,家务不必亲自操劳。然而这一切幸福,却被6月22日清晨5点的一把大火烧得粉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

从现有公布的信息来看,3位孩子的母亲犯了逃生过程的决策失误。本来火灾只蔓延60平方米,相当于全家面积的1/6,随便关上哪一道门都可以把浓烟挡在门外,坐等救援到来。但当事人没有做到这一点,任凭烟气进入最后的房间,导致了烟气中毒的悲剧。

我用火场行为学的常识,来认识一下其中的关键失误。

火场行为学告诉我们,一旦火灾发生,父母寻找子女,一同离开火场是逃生过程最大的、不可避免的麻烦。所以,火场伤亡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在一起,这一次母亲与3个子女一同死亡,就是典型的家庭在火场的响应模式。

另一个关键是避免烟气的吸入,至于在哪里逃生和如何逃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口鼻,能坚持到消防队员来救的那一刻。

在这次事故中,他们在逃生过程中并未关闭房屋的门。为什么这位母亲会忘了关上大门?因为恐慌而忘了关门,以至于再也无法关门。很多人小看烟气的作用,火场逃生原则有一条,在开门之前摸一摸把手,如果把手很热,就是对面有火,不能开门。一旦开门,火烟进入,就再也无法关上。显然,这位母亲就是被这一点控制了,等烟气进入,她和子女已无力关门。

还有湿毛巾的作用。很多专家对湿毛巾的作用都是似是而非的。湿毛巾无法挡住一氧化碳(这是火场的最重要杀手),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氢氰酸(HCN)微溶于水,因此对于致死气体(Narcotic),湿毛巾都不管用。但湿毛巾对刺激性气体有过滤作用,因此可以延迟人体因为吸入刺激性气体而丧失认路能力。也就是说,湿毛巾可以避免人体过早陷入恐慌状态。一旦进入恐慌或昏迷状态,当事人再也无法逃生了。所以,湿毛巾的最大作用是保持当事人的认路状态,不会因为吸入刺激性气体而放弃逃生的努力。

此外,这个家庭还有一个错误,发生在入住阶段,即房屋设计把所有的入口都汇聚到一点,导致本来不大的失火,全部逃生通道都被切断,这是错误的家庭逃生布局。

为什么没有做到提前发现隐患呢?这就是我国非职业化消防的最大弊端。在非职业化消防制度之下,整个队伍都缺乏专业性人才。当代消防工作者口中的消防常识,在专家看来是极其落伍的,一个完全没有群体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逃生运动学、逃生设计学、火场行为学基础的逃生教育者,有热情、缺专业。而不合时宜的、错误的逃生常识,不如没有。

目前,国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防灾机制,不能从源头解决社会的消防问题。欧美的防灾文化,从诺亚方舟算起,包括了各种预测机制和减灾机制。而中国社会从大禹治水开始,就只有减灾文化,没有防灾文化。所以,我们习惯了只处理眼前的问题,却不管未来如何,这是当前制度的最大陷阱。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中国科学报》 (2017-06-30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