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浙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9
选择字号:
高考改变人生轨迹

 

■周浙昆

不久前搬家,看到了我高考准考证。40年前的那场高考,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生于1956年,正长身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遇到“文革”,就业升学遇到上山下乡,人到中年遇到下岗改制的一代。

1963年我上小学,1966年“文革”开始。1973年高中毕业,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的我们却成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年后,回到城里,成为“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那时的大学,不是靠考试而是靠推荐。我自觉没有任何可以被推荐的资本,到工厂以后,就准备努力学习技术,安安心心做个工人,这一呆就快三年,时间来到1977年。

有一天,一位工友和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将信将疑,心中却泛起了涟漪。很快传说变成了现实,我和众多有志青年一起投身到了复习备考中。

说起来是复习,不如叫自学更恰当一些。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没有受到多少正规教育。如果说还有所收获的话,得益于1971~1972年一段短暂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正是这一年的回潮,对于我能够考上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个时候,全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而教材、复习资料空前缺乏。许多人听到消息说新华书店卖一套“文革”前的高中教材,就连续几天在新华书店门口守候,我也加入了买书排队的大军,却仅买到了《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有的人没有买到书,甚至手抄教材,我就借到过手抄的教材。

经过两个月备考(自学),1977年末我踏进了考场,在失望、懊恼和绝望中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高考。大约两个月后结果出来了,我居然进入了体检线。那时候,报志愿是在考试之前,由于对高考没有任何认识和概念,不知天高地厚地报了一堆好学校,最终没有被录取。

虽然没有被录取,进入体检线还是给了我不小的鼓舞,下定决心来年再考,于是,白天工作,晚上复习。那时高考的相关表格中还有政治表现一栏,不上班怕这项通不过。

1978年夏天再进入考场时,我有了一些自信心。这一次除了英语,其他的学科感觉都比较好。好在那时英语仅仅是参考,不计入总分。

在焦急的等待中,迎来了放榜的日子。我所在的工厂隶属于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区教育局将进入录取线的考生名字抄录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到教育局的外墙上,很有几分金榜题名的味道。放榜那天我挤进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盯着大红榜看了又看,终于找到了我的名字,仍不敢相信,揉揉眼睛又看了一遍,没有错,是我的名字。

随后几天,我下班都会特意绕路到那个大红榜跟前去看看,生怕我的名字会从那个大红榜上不翼而飞。那一年我考了320分,超过了当年云南重点录取线40多分。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比较务实地报了云南大学。

虽然之后我经历过许多的考试,但没有一次有40年前高考那么刻骨铭心。那是一场彻底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的考试。人生很多时候并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在那个时候,只要有稍微松懈,人生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轨迹。这大概也是在我今后的人生中一直不敢懈怠的主要原因吧!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中国科学报》 (2017-06-09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