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跃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9
选择字号:
高考改革为何这么难

 

编者按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不仅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前途未来,还关系中国的政治版图和社会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迁。高考,带给你哪些思考?是否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王跃建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大家很自然地谈论到高考的利弊、高考与应试教育等一些老话题,虽然高考制度这些年有所改动,但没有根本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高考改革为何这么难?我认为有几层因素。

首先,高考是中国政治变革的风向标。高考不仅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前途未来,还关系中国的政治版图和社会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迁。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抓住高考这个关键点,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高考不仅关系到教育本身,而且关系到中国政治生态的演变,这也大大增加了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

其次,目前高考模式和我们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在中国存在了至少1500年。我们的考试文化,重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题答案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与现行的高考模式是相互适应的。这种巨大的文化惯性,也增大了高考改革的难度。

传统学习方式和当今潮流,有优势也有不合拍的地方。从这种学习环境中训练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体系系统完整,但是由于整个学习过程是以知识记忆存储为导向的,学生的创新动力和能力稍显不足。

笔者现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做教授,按照我的理解,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启智,简单地说就是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创新驱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再给教育的功能加一点的话,就是树德,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有公德心的守法公民。当然,在启智树德这个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习书本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绝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

第三,人们常提到整个社会诚信欠缺,很多人总想抄近道走捷径,让现在的高考模式成为最公平、风险最低的人才选拔方式。

不过,考试也有盲区,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潜能,仅靠考试成绩就有可能埋没人才。有些学生偏科特别严重,就得由专家组面试考察,来评定学生的天赋。但是这样又容易滋生腐败,曾有报道称,一个重点大学的招生办主任,靠着自主招生就受贿几千万。

因此,从公平公正而言,还得依靠高考这个硬杠杠,越客观越好,人为介入得越少越好,电脑信息系统控制的程度越高越好,靠分数说话,才能保证弱势群体有上升的通道。

第四,资源相对短缺,机会相对有限,价值观基本趋同,增加了高考的激烈程度。

经过4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拥有的资源和机会仍比较有限,更何况国内资源和机会分布严重不均衡,差距悬殊,少数群体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

价值观趋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追求都差不多。人人追求成功,每个学生都想上清华、北大,这都没错。但是千军万马在同一条线上,向着同一个方向,全力拼搏,再加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地集中在发达省份,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高考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这种激烈的竞争,可以把最优秀的学生筛选出来,但是其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很多学生疲于应试,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美国和中国不同的一点就是其价值观的多样性和追求的差异性。美国很多学生向往哈佛、耶鲁,也有不少的学生就喜欢在州立大学就读,甚至在社区大学也自得其乐。

还有一点,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知识分子阶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这让大多数家庭深信只有知识,只有上“985”“211”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更增加了高考的激烈程度。

这一观念与知识分子在中国所承担角色的转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后,知识分子逐渐取得了话语权,在各行各业处于精英领导的位置,不管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生活窘迫,农民则转移到城市打工谋生。这一升两降,明显地显示出了知识的力量,强化了高考的分化功能,从而让人们确信要想成功,必须考进好大学。

这就不难理解,现在天天喊着给学生减负,但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高考扩招不仅没有降低高考的激烈程度,还使得高考变得越来越激烈,甚至还将研究生录取考试变成了第二次高考。

在可预见的将来,高考仍将继续,可能会有小的修修补补,但不大可能有大的变动。可以说,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地位没有变,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局。

(http://blog.sciencenet.cn/u/ertwang)

《中国科学报》 (2017-06-09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