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化高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24
选择字号:
一座武夷山 半部茶叶史

 

■杨化高

【武夷茶发于商周,始于唐,兴于宋元,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

武夷山,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尤其适合茶树生长,如陆羽《茶经》所言“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岩茶的发展离不开天地的滋润,乾坤变化,时光流转间,武夷岩茶愈发独特和丰富。

武夷茶发于商周,始于唐,兴于宋元,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制茶技术不断革新深化,除千余年的单一绿茶外,还创制了驰名世界的小种红茶和武夷岩茶。

早在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当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了。秦汉时有简单加工,鲜叶捣成饼状茶团或蒸叶捣碎制成团茶。

唐代之初,多为饼茶。蒸青团茶已成主要茶类,也有晒干的叶茶(白茶)。饮用时,加调味烹煮汤饮。“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代,饮茶风气盛行,各地产茶不下百种,仅贡茶就几十种。此时的武夷茶是北苑贡茶的主要货源,运往建州进贡。随着茶品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讲究,出现了“斗茶”,建人谓之“茗战”,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代开始,至明出现巨大变化。

元代的统治者嗜茶成性,且颇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选,于是在元代武夷茶正式成为贡茶。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为了监制贡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长达255年,团茶始汰,散茶发展。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朱元璋诏令产茶地,禁止蒸青团茶,改制芽茶入贡。废团兴散,除蒸青散茶以外,出现了炒青绿茶以及红茶(正山小种)、黄茶、黑茶,直接晒干的白茶也同时存在。可以说,明代已出现了五大茶类,包括武夷正山小种红茶。明代后,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清正、袭人的茶香,甘洌、酽醇的茶叶以及清澈、明亮的茶汤,凸显茶之天然香味品性。

到了清代,除五大茶类外,又出现了青茶的制作方法,也就是乌龙茶的创新。采摘后摊放,即晒青后摇青;摇到散发出浓香就炒、焙、拣。王草堂《茶说》证明在清代初年以前,已制成了“半发酵”的武夷岩茶,“半青半红”恰当地展示出武夷岩茶的“绿叶红镶边”的特色。

《易·说卦》云:“坤也者,地也。”武夷岩茶,关键在“岩”,岩主土,土者,地也。“坤”,意为乾坤,天地也。天地之妙,在于天地的神奇创造力和赋予万物力量。

尚岩者,尚坤。执著于武夷岩茶,执著于一片叶、一座山和半部史。武夷山的自然与文化充满了奥秘,不如与一位尚“坤”者且事茶多年的茶人,共同分享一杯武夷茶的香、清、甘、活,领略一份静品中的幽香美意,讲述一段武夷岩茶的历程。从唐宋元明清的“土”到“岩”的技艺衍变,获得“岩韵”的惊喜。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无数的武夷尚坤者满怀敬意,对武夷山水及武夷茶珍品般的追寻,在东方智慧与美的历程中,找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介质,以空间换时间,在静品花侍,大美不言。

《中国科学报》 (2017-02-24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