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24
选择字号:
宁蒗种地记


 

徐叔和他的妻子在犁地,仿佛回到了农耕时代。

■李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刚结束没几天,我和两位师兄就奉命外出种材料,此行的目的地是丽江市宁蒗县红桥乡的徐叔家里,我们租用他家的地种植芜菁。

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栽培植物,外形和萝卜十分相近,一般人很难区分,其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花的颜色(芜菁花为黄色、萝卜花为白色)和叶片缺裂方式。芜菁在亚洲、美洲和欧洲都有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和江浙等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如蔓菁、芫根、圆根、卡玛古、大头菜和盘菜等。芜菁营养丰富,并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食用、饲用和药用价值。

芜菁是两年生植物,此次我们便是要把去年收获后储存在徐叔家的芜菁肉质根重新种下,用于后期研究。

从昆明起飞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宁蒗泸沽湖机场。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刺得眼睛很不舒服,但吹过的风却还是给人带来一丝凉意,果真是“高处不胜寒”。机场离徐叔家很近,他开车把我们接回家。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开始干活,首先是整地。尽管地里的土壤已经很肥沃,徐叔还是为我们的试验地准备了两大堆农家肥。我们第一步就是把农家肥散开,我们三人均来自农村,这也不算什么。用篓子背,用耙子刨,用铁锹抛,不到半小时,我们和徐叔及其妻子便在地面大概均匀地铺了一层农家肥。然后,徐叔用“气死牛”(农耕机的通俗叫法)把地翻了两遍。由于我们的材料是来自不同地区国家的多个品种,为避免混淆和品种间杂交,每一个品种都得单独种一小块。设计好方案后,徐叔本来打算用牛犁出沟来,直接往沟里埋种,但实际操作了两次却发现并不方便,因为地的宽度太窄,无法发挥牛的作用,且我们需要的间距也不好控制,因此只能改用人工挖种。

挖地对我们也不陌生,小时候都在家里干过。于是,我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挖沟,有人量距离,有人挑选和处理材料,有人埋种,有人插标签,偶尔交换一下工作。

按平时的工作强度,此次的工作任务最多半天就可以完成,但由于航班限制,我们要到第三天才能返回,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工作也不必弄得太紧张。每天下午四五点,徐叔便让我们收工,并建议第二天上午9点半以后再开工,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很大,早上还有晨霜。

休息的时间,我们便在徐叔的小院里聊天或玩手机,等着徐叔和他的妻子为我们准备的佳肴:柴火炖的土鸡牛肝菌。土鸡是自家养的,牛肝菌是自己上山捡的,这样一锅菜若是在城里定是价格不菲,但吃不到这种农家味的。吃完饭,我们便围坐在徐叔家的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看电视或聊天。

这种情景和小时候家里面差不多,但这种记忆却已经流失二十多年。徐叔讲自己的故事,也打听我们单位主要的研究内容……电视里放着《青年霍元甲》,主题曲和结尾曲却都是国语版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无疑勾起了小时候我们对热播电视剧《霍元甲》的记忆。

第二天,我们很快就把剩下的材料种完,并且还帮着徐叔自家种植了一些芜菁。但工作并未结束。因为不仅猪牛羊喜欢吃芜菁,鸡也喜欢啄食芜菁发出的嫩芽,为了不让我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毁于一旦,徐叔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围网,至此,我们此趟的任务圆满完成。

相比实验室和办公室,野外工作相对是比较辛苦的,路途往往令人疲惫,但苦中有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美丽的泸沽湖;可以吃到不一样的美食,如土鸡炖牛肝菌;可以有不一样的经历,如师兄利用研究生期间专业所学为徐叔家修剪桃树枝条……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中国科学报》 (2017-02-24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