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张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13
选择字号:
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
院士专家共谋大气和水污染应对之策

 

本报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张婷)近日,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为题的“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院士、专家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转变、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等提出了应对之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在报告中指出,经中国工程院等研究评估,《大气十条》“经过5年努力”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从2035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还有一大步需要跨越。“郝吉明认为,2050年全国大气环境保护总的战略性目标,应当是通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度降低环境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应当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指导值,满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要求”。这个值,在他看来,应当把PM2.5年均浓度从35微克降至25微克,再降至10微克。

环境工程专家、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侯立安院士特别关注饮用水的“绿色”。他指出,饮用水安全仍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水资源约束趋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等。他表示,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从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调查评估、应急水源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

《中国科学报》 (2017-12-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