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7-29
选择字号:
被废弃的本领

 

■星河

【遗憾的是这种讲课方式后来遭到了学生的质疑:明明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一个笔记本电脑甚至一个磁盘(当时尚无优盘)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既麻烦又模糊地板书?听到这些意见我十分难过,认为自己的敬业没有获得理解。】

最近了解到一款用于翻译的手机软件,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在这里提名字了。据说经常出国的人(主要是旅游而非公干)早已将其视为“出国神器”。

这款软件有手机版也有电脑版,识别程度相当高。输入汉语,输出外语,针对一般的旅游问答已经足够用了。而且语音对语音,文字对文字,语音对文字……形式各异,不一而足。可以想见,在这软件的背后,是海量的数据储存与识别。目前软件里应该有数十种语言,甚至还推出了各种方言版本,尝试过几种语言的日常对话,完全没有问题。看来这的确是环游世界者的福音。

技术的进步,在让我们易于掌握外语的同时,也降低了语言交流的门槛。

当然这里有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表述的语气。一般来说,我们面对翻译(或者说眼下这款软件)陈述时,语气多少会有些正规,以便翻译者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并转译,而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软件识别的可能,降低了识别难度。假如我们的语气过于随便,识别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误读”,翻译起来自然也受影响。

由此推广到其他的语音识别软件。很多年前,我也曾尝试过一些语音识别软件,感觉很不舒服:识别度极低,而且极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在叙述中旁边的电话突然响了,电脑就会自动打出一连串“铃铃铃”来!据说这款软件需要慢慢训练,以便让“它”慢慢学会和适应使用者的语言习惯。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的语音识别技术的确有了长足发展,辨识度可谓相当之高,甚至能“听懂”那些比较冷僻的词语。不过使用者在叙述时,最好还是采取朗诵语气,这样识别起来会更好,否则还是难免有些误认,尤其是对于北京话“吞音”现象之类的地方性特点,软件还是无法完全处理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技术已日臻完善,达到了“听音录字”的程度,但仍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它来写出漂亮的文章。这还需要你思路敏捷,逻辑清晰,就算不能“出口成章”,至少也要“语句连贯完整”,颠三倒四啰哩吧唆恐怕还是不行。再有一点,录制成文后要尽快修改,否则那些识别错误往往有异于我们的常态思维,时间长了会让你自己都不明白错在哪里,如堕云里雾中。

上面这部分说的是语音识别,与翻译软件不尽相同。之所以插入这些,是为了说明语音表述的状态。毕竟我们平时说话,以随意状态居多,不习惯长时间处于朗诵状态;而与翻译交流则不同,我们在说话时的语气会更加缓慢清晰。

这款翻译软件的应用还有很多,除了上述语音和文字的输入,还有“拍译”功能:只要面对的是比较正规的印刷体文字,拍进手机,马上就能识别并被翻译出来——当然这个功能目前所针对的语言有限。

在知道了这款软件之后,有人对我说很多外语工作者的工作要被终结了。虽说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真实情况。随着翻译技术的突飞猛进,也许在极端专业领域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翻译的工作仍属不可或缺,而对于一般的日常对话翻译,机器完全可以完成,也许还能完成得更好。

我在科幻自选集《时空死结》的“后记”中,谈到自己在讲课时展示出的超凡脱俗的记忆,诸如不用讲稿就能把作家作品的原文写上一黑板,还能把各个作家的生卒年月日和各部作品的出版时间写上一黑板,甚至能把一位作家上下三代纵横五服的家谱写上一黑板,等等等等。遗憾的是这种讲课方式后来遭到了学生的质疑:明明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一个笔记本电脑甚至一个磁盘(当时尚无优盘)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既麻烦又模糊地板书?听到这些意见我十分难过,认为自己的敬业没有获得理解。我对科幻作家杨平提及此事,他告诉我说:技术的进步往往会使一些原本属于人的本领丧失甚至变得无用。

杨平的这一论述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面对这款翻译软件,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

技术的进步往往会使一些原本属于人的本领丧失甚至变得无用。

《中国科学报》 (2016-07-29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