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7-29
选择字号:
想拖延,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天才

 

这年头,拖延症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还一个比一个“资深”。他们甚至自嘲,每天不是在拖延就是在去拖延的路上,整天只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拖延。而且,拖延症本身不会造就一种不安和愧疚感,相反却使人在拖延症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一种关于拖延症的解释是,人们宁愿做一些暂时缓解情绪的事,从而避免做那些让自己情绪低落的事。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懒惰”。

有意思的是,组织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在他的新书《离经叛道》中却创造性地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事实上,迅速行动拔得头筹的优势要远远小于其劣势。

一位博士生向格兰特提出:拖延可能有利于创新。因为当人们拖延一项任务,就使自己获得时间进行发散性思考,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特定的想法。

这意味着,拖延也许是高效的宿敌,但它可以是一种获得创造性的资源。为此,格兰特找到了不少案例,他说,历史上一些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和发明家都有拖延症,这并非巧合。

比如,达芬奇花了大约15年的时间构思《最后的晚餐》这部作品,同时他也在做许多其他工作。

这幅画一开始的草图是主人公们坐在长椅上,十几年后,它发展成了名画里长桌边并排而坐的13个人。虽然他经常为他自己的拖延感到恼火,但达芬奇意识到,创意不能操之过急。

1927年,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玛·蔡格尼克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一旦任务完成,人们就不再考虑这件事了。但当它被中断或者未完成,它在我们的脑海中仍保持活跃。

因此,拖延成为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和伟大的决策者共有的习惯。但格兰特也说,尽管伟大的创新者是伟大的拖延者,但他们并不完全没有规划。他们是有战略地推进,通过不断测试和优化不同的可能性,循序渐进地取得进展。

更重要的是,平庸的人不会带来什么改变,但天才是不受控制的,也是不可控制的。格兰特强调的是,你不可能根据一个计划或一份提纲来创造出天才般的惊人之作。换句话说,拖延也许是天才的“特权”。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庸的人,还是得问问自己是否有拖延的“资本”。(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6-07-29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