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13
选择字号:
一个人,一座图书馆

▲孩子们在洗手漱口后安静地看书。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这是一座未建先火的乡村公益图书馆,仅仅是因为微信上一篇名为《执行完死刑,我回村里建公益图书馆》的文章。

这座尚在建设中的图书馆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港头村,一个名叫颜钰棚的自家后院。这位年轻的发起者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厦门中级人民法院法警。他日常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押送重大犯罪嫌疑人开庭,有时执行死刑。

颜钰棚的一些老友至今不能理解他想要为村子里的孩子建一座图书馆的想法,但他却不以为然,“顶多是失败了让他们嘲笑两句”。

而更多陌生人则是十分好奇,一个硬派的形象背后,究竟有着一颗怎样柔软的心。

教育一群孩子

十几年前,还是学生的颜钰棚就喜欢文艺,他所选择的大学第一志愿是环境艺术设计,却“事与愿违”被调剂到了法学系。更巧合的是,即将毕业的他被宿舍上铺的兄弟拉去陪考公务员,兄弟没留下,他却阴差阳错进了厦门本地法院。

法院的环境让喜欢艺术、创作的颜钰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使自己适应着,将每时每刻工作、生活的瞬间都变成一个课堂。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村子里充满恶习的环境,颜钰棚说,自己在那些复杂、艰难的遭遇里有很多让自己变“坏”的机会,但最终激发他的,却是善意和积极的部分。

2015年,颜钰棚被检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严重时可致残,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在那段时间里,颜钰棚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是一段旅行将他拉了回来。

整整两天,他把自己关在一间洱海边的书屋里,看书,回想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颜钰棚后来把它称作是归心的地方。“身体走得太快了,但心却不应该这样。”他打算慢下来,并且,做点什么。

原本就喜欢读书的颜钰棚,越发觉得书房的环境和氛围对自己很重要。于是,回到家的他开始学习木工,为自己和孩子、家人亲手建一个书房,连儿子的书桌都是他找来木头自己做的。

那时,村里的孩子会时不常地来颜钰棚家和他的孩子玩耍,一起做作业。他意识到,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个村子依旧那么边缘,这些孩子还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学习、生活的环境并没有任何改变。

“农村家庭最重要的核心是孩子,农村最容易也是最有希望改造的也是孩子。”最初,他整理出自家的一些空间让他们一起看书,并让他们在看书前洗手、漱口,告诉他们书很神圣,洗手是为了对书尊重和要温柔对书,漱口是要大家在看书过程中不大声交流和讲粗话。“孩子们做得越来越好,也能复述这些仪式的意义,我有信心能带好这些孩子。”

于是,颜钰棚萌生了一个远比建一个书房要大得多的想法,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建一座图书馆。

改造一个村

当他开始行动时发现,他正在做的事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

作为对电脑不那么灵光的年轻人,他迅速了解到众筹的方式。于是,他发起了资金目标为8万元的项目。这笔钱主要用于图书馆建造、装修、相关设备及卫生间费用。捐助纷至沓来的情形超出了颜钰棚的预期,他很快将募捐详情向大家公布。

如今,图书馆已经初现雏形。他的设计师好友骡子得知他的想法,主动要求免费为其设计。最终,图书馆有了基本框架:分为上下两层,二楼便是为孩子设计的免费图书馆,包括24平方米的玻璃木屋和50平方米的户外大自然阅读空间。所有孩子都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免费到图书馆学习、阅读。

开放后,图书馆将由附近的大学生义工轮流管理,未来,还将逐步吸纳村民义工及年龄更大的孩子成为轮班管理员,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

而图书馆楼下则是由颜钰棚和设计师朋友自费设计建造的咖啡馆及老房子茶室,收入将用于支持图书馆的运行,实现其“自我”造血的功能。

颜钰棚说,他最终所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以图书馆为切入口的村庄文化孵化中心,也是城市居民与农村交流的一个平台。除了孩子们有书读,大人们也可以参加平台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大人、小孩各得其所、各自学习。

“对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村庄,下一代想要改变他们的人生,要么通过教育、知识走出去,要么让自己的家园有足够吸引力,使更多的城市资源流通进来。”颜钰棚说,由于社会的关注,许多公益、艺术领域的人慕名来到那里,希望尽可能提供帮助。周围大学城环境艺术设计的大学生们也自愿在村子里展开实训活动,改造村庄环境,同时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当它不再是一个脏乱且充满陋习的村庄,有美好且充满善意的环境和氛围,孩子们的世界与未来才有可能变得不同。

延伸阅读

“北京最美社区书店”

推广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几乎成了近年来建设老百姓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做了13年阅读推广的主持人贺超来说,城市中的大多数读书活动依然只是流于表面。“说白了,它们离老百姓的家很远,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因此,很难真正构建一种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老百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城市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它的构成越来越以社区为单位,而社区文化的形成才会对整个城市文化有更好的促进。如果无数的社区都是书香社区,一个城市一定是书香城市。因此,贺超的创意是要让阅读深入社区、街道。

2月末,他与西城区政府合作,将原西城区下斜街1号院东二楼的广内街道一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运营。这个名为“甲骨文·悦读”的空间,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北京最美社区书店”。

跟过去陈旧的公共图书馆不同,这个老百姓出门就享受到的64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文艺范十足。书店包含了公共借阅区、阅读茶歇区、亲子阅读区、新书推介销售区等,同时还能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集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和休闲亲子教育为一体的全新社区图书馆。

贺超介绍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有优质的环境,而且有丰富的最新的图书资源、高端的文化阅读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作家讲座、故事会,以及以社区为品牌的主题性活动,比如社区观影会。他甚至会将艺术带入图书馆,在此进行世界名画的展览,开设艺术公开课和培训。

由于服务内容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也大大上升。作为一个目前还没有任何户外招牌的图书馆,它在一个月内吸引的会员量是旧有图书馆过去三年的总和。

现在,通过朋友的口口相传,老百姓甚至从北京各地赶来体验。贺超说,平日里图书馆下午的人比上午多,晚上的人比下午多,当然周末的人是最多的。

如今,这个图书馆所承载的是各种资源交汇的平台,而它的目的是公益,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胡珉琦)

《中国科学报》 (2016-05-13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