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保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7
选择字号:
中国科大
发现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成像新方法

 

本报讯(记者杨保国)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梁高林课题组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钟凯课题组合作,发明一种能在化疗肿瘤内“智能”自聚集的磁共振纳米造影剂,并在患有肿瘤的小鼠体内验证了其优异的肿瘤成像效果。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纳米快报》。

核磁共振成像是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的磁性纳米粒子比目前常用的小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方面更具优越性,但前者在血液中被很快清除,导致组织的磁共振信号降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梁高林等设计了一种“智能”小分子——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在凋亡肿瘤细胞内半胱天冬酶的控制下,“智能”地自聚集成大尺寸磁性纳米粒子,可显著增强肿瘤的横向磁共振成像信号。他们与钟凯课题组合作,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9.4特斯拉磁场强度下对小鼠肿瘤活体进行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相比,该“智能”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横向加权磁共振成像信号显著增强,并且没有对小鼠产生毒性。

审稿人高度评价了这一新颖的策略,称“这个新方法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成像和抗癌治疗疗效的检测”。

《中国科学报》 (2016-04-0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