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连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1
选择字号:
有情滑稽 最是高品

 

■韩连庆

【要把握住这些段子的笑点,需要具备一些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他的电影的受众范围有限,可一旦跨越了这层障碍,就会钦佩和青睐他的机智与幽默。】

伍迪·艾伦编导的新片《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在201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开幕影片首映,电影只参展不参赛,或许秉承的是孔子说的“及其老矣、戒之在得”的古训。对于这位年过八旬的导演来说,每年还能推出一部新片实属不易,而对于他的影迷们来说,每年还能定时看到他的新片已经很开心,如果看完影片还能有惊喜,那就全当意外收获了。

《咖啡公社》讲述了由杰西·艾森伯格扮演的鲍比在好莱坞闯荡一番之后又回到纽约执掌一家社交场所故事,看完后会让人想起很多伍迪·艾伦以前的电影:《午夜巴黎》中对20世纪30年代的怀念,《好莱坞式结局》中对好莱坞的讥讽,《曼哈顿》中对纽约的热恋。与这些情怀相比,作为电影主线的红男绿女之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倒显得无足轻重了,仿佛只是伍迪·艾伦喋喋不休的由头。

伍迪·艾伦的电影有着固定的主题,例如犹太人的身份、生命的无意义、死亡焦虑以及对哲学和知识分子的冷嘲热讽。这些元素《咖啡公社》全部具备,只不过略有变更。借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著作《重复与差异》的书名来说,只有在重复中才能见出差异。要想体会他的电影的妙处,同样也需要重复观看,而不是一味地说些“廉颇老矣”“炒冷饭”之类大而无当的话。

《咖啡公社》中的鲍比一家是犹太人,鲍比的哥哥参与黑社会活动被判死刑,临死前因为犹太教不信仰来世而改信基督教,鲍比的母亲说,“先是成了杀人犯,然后成了基督徒,哪个更坏?犹太信仰没有来生真是太可惜了,不然生意会更好”。

鲍比的姐夫是个知识分子,经常卖弄他的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我们不仅要欣然接受生活的无意义,还更要因为生活的无意义而庆祝生活”。鲍比的姐姐听不懂这些深奥的言论,觉得还是自己的母亲说得简单明了:“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对的。”这话表面上是心灵鸡汤式的套路,其实看多了这个犹太老头的电影就会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意(implication)是“你早晚都会死”。鲍比的父亲说,自己一生都在向上帝祈祷,可从来没得到过回应。鲍比的母亲说,“没有回应也是一种回应。”从这种思路来说,生活没有意义也是一种意义。与那些只会卖弄学问的伪哲学家们的相比,鲍比的母亲反倒更像个存在主义哲学家。

影片的最后,鲍比一家在“咖啡公社”庆祝新年的到来,鲍比的姐夫又大发感慨,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可他随后又说道,“But the examined one is no bargain(但经过审视的生活也不能讨价还价)。”这里的But很重要。在电影《甲方乙方》中,冯小刚扮演的钱康在总结工作时说,成绩是有的,工作热情也很高涨,葛优扮演的姚远连忙接茬说:你就说“但是”吧!

《咖啡公社》与伍迪·艾伦以前的电影和他在《纽约客》上的专栏文章一样,充满了伍迪·艾伦式的诙谐和幽默。要把握住这些段子的笑点,需要具备一些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他的电影的受众范围有限,可一旦跨越了这层障碍,就会钦佩和青睐他的机智与幽默。他表面上是在嘲笑哲学、拿宗教开玩笑和揶揄知识分子,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用大话术语标榜自己的人。他的电影具备周作人所说的“感情的滑稽”和“理性的机智”,而这类“不太庄重”的作品根底于博大的人情和豁达的精神。

周作人一生喜欢“不太庄重”的作品,晚年致力于翻译《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和《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狂言选》等日本滑稽本,借此弥补中国文化的缺陷。他认为这类作品在平凡的闲话里蕴藏会心的微笑和淡淡的哀愁,“此所谓有情滑稽,最是高品”。中国向来缺少讽刺滑稽的作品,“有的只是那些感觉的挑拨,听了叫人呵痒似的不愉快,这是最下等的诙谐”,而“中国在文学与生活上都缺少滑稽分子,不是健康的征候,或者这是伪道学所种下的病根欤。”这或许也是中国电影界不会产生伍迪·艾伦这样的导演的原因。

《中国科学报》 (2016-10-21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