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1
选择字号:
百工巧技的历史画廊

 

■金涛

【我时常痴迷地望着那烧红的铁块变成一把锄头,或一把镰刀,耳畔回响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声响。】

一条长长的老街,从小城的西门(地名就叫西门口)延伸到东门(地名就叫东门口),足有三里多。我就读的小学恰好在老街的中心位置,而我家那时住在离东门不远的地方。于是我每天上学放学,来来往往都要走过大半条老街,那光溜溜的青石板大概还留下我童年的脚印吧。

说起那条老街,真是太令人迷恋了。因为出东门口便是乡村,这条长街有很多作坊,多半是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的。比如有几家铁匠铺,整日炉火熊熊,抡起铁锤、赤膊上阵的师傅挥汗如雨地敲打着,那场面是最激动人的。我时常痴迷地望着那烧红的铁块变成一把锄头,或一把镰刀,耳畔回响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声响。街上还有好些竹匠铺,我们那里把竹匠称篾匠,他们是把粗大的竹子劈成细长的篾条,然而心灵手巧地编成各种竹制品,大的有竹床、竹桌、竹椅,小的有竹筐、簸箕、竹篮子以及筷子、扫把等。

除此之外,还有机器织袜子的、用河蚌制纽扣的、手工绘瓷像的、修钟表的、木匠铺、做豆腐的、修鞋的……每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脚步不由地放慢了,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的童年流连于一个个作坊,那也是令人回味的百工巧技的长廊。

当然,这一道长廊如今只存留在我的记忆中,随着故乡的变化不少早已消失了。

所以想起60多年前故乡的老街,我要感谢名为《中国乡土手工艺》的著作(高星著、摄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该书有很多珍贵图片,文笔生动,详尽地考察了各地遗存的22种手工工艺,展示了中国民间传统手工业的精彩,同样也唤起我久远的回忆。

22种手工工艺,包括甘肃民勤的花馍、绍兴的黄酒、浙江东阳的火腿、贵州关岭(布依族)的棉织布、贵州镇宁(布依族)的蜡染、湖南凤凰(土家族)的印染、湖南凤凰(苗族)的刺绣、甘肃民勤的擀毡和皮活、浙江东阳的木器与木雕、浙江嵊州的竹编、浙江永康的铁器、贵州凯里的银器、湖南桃源的石器、云南香格里拉县的陶器、贵州贵阳的抄纸、浙江瑞安的活字印刷、山东潍坊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以及装裱、手工洗印。这其中,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至于擀毡,是将畜毛加工成毡。在西北地区,毡的用途可大了,过去家里铺的、盖的甚至穿的都是毡。抄纸,即是手工造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当是很古老的手工工艺。

对于种类繁多的我国传统手工业,这些只是沧海一粟。即如其中任何一种,各地也差异很大,自有特色。但是从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实例,深入剖析,还是有它独特的价值。

该书的最大亮点是原创性,作者不是笼而统之地概述某种手工艺,也不是资料的编纂(这一类大同小异的作品实在太多),作者是走向民间,选定一个地方,选定一位能工巧匠(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围绕他或她的身世、学艺经历和产品特色等方面作深入采访。不仅如此,还以较大篇幅,配上插图,介绍这门手工艺的具体操作流程,使读者加深印象。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这门技艺,大大提高了它的学术价值,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渴望保存传统手工艺,抢救文化遗产的苦心。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人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传统手工艺,不论是生产生活的,还是精神文化的,这些多半与农耕文化相关的绝活儿,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或者被新工艺淘汰,这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正是如此,像《中国乡土手工艺》这样的著作可以为我们留下一点温馨的、令人回味的“念想”。它可以激发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对故乡的眷念,对父母的回忆以及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向往……

《中国科学报》 (2016-10-21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